[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9679.X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5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文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贤龙 |
主分类号: | B07B1/30 | 分类号: | B07B1/30;B08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504 四川省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骨料 制备 工艺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骨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混凝土骨料制备装置,所述输送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料板,所述输料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送料板,所述支撑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备箱,所述制备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制备箱的侧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制备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包括转轴、转动座和推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推动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动座的上表面。在使用时,避免了制备箱粘附有太多的原料,不需要工作人员自行清理,清理方便,避免了原料的浪费,使原料充分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同时伴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天然骨料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天然骨料日趋减少,这样不断提升了人们对相关天然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对此利用建筑业带来的废弃垃圾等原料生产再生骨料用于制备新混凝土成为解决资源紧缺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的表面上粘附有一定含量的旧砂浆,由于砂浆的表观密度小于天然骨料,故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的表观密度较天然骨料小,且随着粘附砂浆含量的增大而降低。
在骨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筛分以便于得到高质量的骨料,目前在筛分过程中一般都较为麻烦,而且筛分效果较差,有时在筛分过程中可能还会导致筛分槽出现堵塞的现象,影响了筛分板之后的使用,同时在长时间的筛分下,筛分箱的内壁常会粘接有部分骨料,较为难清理,在一定程度上会浪费一定的骨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再生混凝土骨料制备装置,包括输送支撑架和支撑框,所述输送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料板,所述输料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送料板,所述支撑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备箱,所述制备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制备箱的侧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制备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包括转轴、转动座和推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推动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动座的上表面,所述固定轴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转动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转动座表面且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且位于第二滑动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座,所述固定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固定轴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外表面套接有伸缩簧,所述推动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回收板,所述第二滑动座的上表面且位于滑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筛分板,所述筛分板的内部开设有筛分槽,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左端活动连接有抵压杆,所述制备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下表面且位于制备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防护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簧,所述弹性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顶柱。
优选的,所述推动座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侧,便于推动座在滑动槽内部的滑动。
优选的,相邻所述筛分槽之间呈等距离设置,所述筛分板的长度小于回收板的长度,对骨料的筛分效果较好。
优选的,所述顶柱贯穿在防护框内部,所述顶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头。
现提出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送料:将混凝土骨料的从输料板和送料板通过进料口通入制备箱内;
S2、转动:转动座带动第二转动杆来回转动,在第二转动杆转动时,会带动第二滑动座进行一定的左右移动,第二滑动座会挤压左侧或右侧的伸缩簧,又在伸缩簧相互回复之下,第二转动杆提高转动座一定的力,带动第一滑动座左右挤压伸缩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贤龙,未经文贤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96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