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inPcap的AFDX协议栈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9766.5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1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卓;程培;李天赋;张玉杰;姜轶;彭俊;潘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杨慧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inpcap afdx 协议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inPcap的AFDX协议栈构建方法,在应用层完成AFDX数据帧的构建、发送与接收、解析,其特征在于在AFDX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时,首先使用WinPcap库函数pcap_findalldevs_ex()查找目标设备的网卡设备;再通过pcap_open()打开选中的网卡,同时设置捕获数据包的有效保留长度、读取时间等参数;在网卡成功打开的基础上,调用pcap_sendpacket()发送AFDX数据帧,调用pcap_next_ex()接收AFDX数据帧。本发明利用普通商用计算机WinPcap捕获网卡中的数据帧,可以在不使用AFDX板卡的基础上完成符合AFDX协议数据帧的发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vionics Full-duplex SwitchedEthernet Network,简称AFDX)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WinPcap的AFDX协议栈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AFDX网络是一种基于IEEE802.3商用以太网的航空数据交换网络技术,AFDX网络采用虚拟链路(Virtual Link,VL)对网络上数据传输的带宽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和隔离,使用带宽分配间隔(Bandwidth Alllcation Gap,BAG)来控制同一条虚拟链路上以太网数据帧的最小时间间隔,增加了网络的确定性,有效的预防了网络阻塞及拥挤的问题。
WinPcap(windows packet capture)是windows平台下一个免费、公共的网络访问系统。WinPcap可以为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底层的能力,它用于windows系统下直接的网络编程。WinPcap特别适用于网络及协议分析、网络监控等领域。通过调用WinPcap接口可以实现原始数据流的收发,应用可以直接控制MAC层的一些信息。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了NDIS(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接口使得开发者可以通过编写内核驱动程序对网络通信进行控制。
现阶段对于AFDX网络的测试,一般都需要定制专业的AFDX测试设备,通过AFDX板卡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且商用板卡依赖于传统插槽式接口安装到台式主机上进行工作,移动不便,价格昂贵,且升级服务困难。
AFDX协议基于以太网协议进行了很多定制工作,从MAC层来看,AFDX协议中多出了Sequence Number用以校验帧传输的完整性和有序性,而且引入了VL号来构建目的MAC地址,这就意味着原有的系统自带的TCP/IP协议接口无法使用,需要自行重新构建完整的协议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WinPcap的AFDX协议栈构建方法。通过对AFDX五元组信息、Payload、SN的合理配置,可以在不使用AFDX板卡的基础上完成符合AFDX协议数据帧的发送,并通过NDIS Filter进行干扰帧过滤,使系统只发送符合AFDX协议的数据帧。利用WinPcap捕获网卡中的数据帧,通过NDIS Filter进行干扰帧过滤,使系统接收到的都是满足AFDX要求的数据帧,并解析数据帧中的信息。既节省购买专业AFDX板卡的成本又增加了便携性,为AFDX网络的测试提供一种通用、灵活、方便、低成本的途径。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WinPcap的AFDX协议栈构建方法,在应用层完成AFDX数据帧的构建、发送与接收、解析。其中,在AFDX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时,首先使用WinPcap库函数pcap_findalldevs_ex()查找目标设备的网卡设备;再通过pcap_open()打开选中的网卡,同时设置捕获数据包的有效保留长度、读取时间等参数;在网卡成功打开的基础上,调用pcap_sendpacket()发送AFDX数据帧,调用pcap_next_ex()接收AFDX数据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9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特征融合卷积自编码的多元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