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输出齿轮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0529.0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3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逢晓;杨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牛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1 | 分类号: | F16H57/021;F16H57/022;F16H57/023;F16H57/029;F16H57/038;F16H57/04;F16H5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刘蔼民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输出 齿轮箱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向输出齿轮箱,包括动力源、动力输出轴、拼装式齿轮箱、子巷道主动链轮、主动螺旋伞齿轮、变向螺旋伞齿轮和主巷道主动链轮,拼装式齿轮箱位于动力源的输出端,并与动力源的壳体连接,动力源的输出轴位于拼装式齿轮箱的内部,子巷道主动链轮和主动螺旋伞齿轮同轴设置在动力源的输出轴上,变向螺旋伞齿轮啮合主动螺旋伞齿轮,变向螺旋伞齿轮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动力输出轴两端通过推力滚子轴承支撑在拼装式齿轮箱上,动力输出轴两端都伸出拼装式齿轮箱的外部。优点,本发明双向输出齿轮箱,整体体积紧凑,满足四向车,车体内空间小的安装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输出齿轮箱。
背景技术
随着仓储业的不断发展,提出了四向车,四向车的动力由一台电机输出的双向输出齿轮箱提供。目前能满足动力速比等要求的配有双向输出齿轮箱的减速机体积过于庞大,无法用于“智能四向车”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能满足动力速比等要求的配有双向输出齿轮箱的减速机体积过于庞大,无法用于“智能四向车”内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紧凑型的双向输出齿轮箱,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输出齿轮箱,包括动力源、动力输出轴、拼装式齿轮箱、子巷道主动链轮、主动螺旋伞齿轮、变向螺旋伞齿轮和主巷道主动链轮,
拼装式齿轮箱位于动力源的输出端,并与动力源的壳体连接,动力源的输出轴位于拼装式齿轮箱的内部,子巷道主动链轮和主动螺旋伞齿轮同轴设置在动力源的输出轴上,主动螺旋伞齿轮位于动力源的输出轴的轴端;变向螺旋伞齿轮啮合主动螺旋伞齿轮,变向螺旋伞齿轮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动力输出轴两端通过推力滚子轴承支撑在拼装式齿轮箱上,动力输出轴两端都伸出拼装式齿轮箱的外部;
定义动力输出轴的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变向螺旋伞齿轮位于动力输出轴的后端,变向螺旋伞齿轮与推力滚子轴承之间设置从动齿轮隔圈,在变向螺旋伞齿轮与从动齿轮隔圈的连接处设置第一O型密封圈,第一O型密封圈通过后压盖油封座定位在变向螺旋伞齿轮与从动齿轮隔圈的连接处,后压盖油封座固定在拼装式齿轮箱上且位于拼装式齿轮箱的内部;在动力输出轴后端的轴端部设置后轴承,后轴承位于拼装式齿轮箱的外部,后轴承通过后轴承调节压盖固定,后轴承调节压盖设置在拼装式齿轮箱的外箱壁上,后轴承调节压盖上设置用于装入后轴承的第一轴承腔,在第一轴承腔内设置第二O型密封圈,第二O型密封圈与后轴承外圈表面之间为小间隙配合,后轴承与动力输出轴之间为过盈配合;
主巷道主动链轮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位于动力输出轴的前端,主巷道主动链轮位于拼装式齿轮箱的外部,动力输出轴前端的端部设置动力轴压盖;在动力输出轴上设置前轴承,前轴承位于拼装式齿轮箱的外部,前轴承与推力滚子轴承之间的动力输出轴上套设主动链轮隔圈;前轴承通过前轴承调节压盖固定,前轴承调节压盖设置在拼装式齿轮箱的外箱壁上,前轴承调节压盖上设置用于装入前轴承的第二轴承腔,在第二轴承腔内设置第三O型密封圈,第三O型密封圈与前轴承外圈表面之间为小间隙配合,前轴承与动力输出轴之间为过盈配合;在动力输出轴的前端对应推力滚子轴承设置前压盖油封座,前压盖油封座设置在拼装式齿轮箱的内箱壁上,前压盖油封座与动力输出轴之间设置第四O型密封圈。
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拼装式齿轮箱,解决了整体齿轮箱的装配困难的技术问题;动力输出轴上采用两个推力滚子轴承承受工作力,动力输出轴两端的径向轴承可以起到,即使动力输出轴由于两个推力滚子轴承承受工作力出现间隙,也能保证动力输出轴的轴向精度不变。
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双向输出齿轮箱还包括刮油板,刮油板套在动力源的输出轴上,刮油板夹紧在子巷道主动链轮和主动螺旋伞齿轮之间,挡住由主动螺旋伞齿轮甩出的油脂。
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双向输出齿轮箱还包括集油槽,集油槽位于刮油板的下方用于收集刮油板挡下的油脂;集油槽两端高中间低,集油槽的中部位置连通拼装式齿轮箱,用于将收集的油脂送入拼装式齿轮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牛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牛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0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