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无碱液体速凝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0668.3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4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贾海平;贾帅军;弋朝;贾立平;贾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海裕隆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2 | 分类号: | C04B24/12;C04B103/12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液体 速凝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无碱液体速凝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硫酸铝450份、硫酸镁60‑80份、三乙醇胺5份、海泡石3份、二乙醇胺10份、水472份。本发明改善了传统速凝剂的缺陷,提高了速凝剂的综合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速凝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无碱液体速凝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速凝剂是掺入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主要种类有无机盐类和有机物类,是一种粉状固体,其的作用是加速水泥的水化硬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足够的强度,其掺用量仅占混凝土中水泥用量2%~3%,但能使混凝土在5min内初凝、12min内凝结,以达到抢修或井巷中混凝土快速凝结的目的,是喷射混凝土施工法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保证了特殊施工的要求。目前市场上一般的速凝剂主要存在腐蚀性强、后期硬度低、粉尘大等缺点,综合使用性能不好。本发明研究了一种水泥专用无碱液体速凝剂,显著缩短了速凝时间,对无混凝土无腐蚀性,减少了粉尘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无碱液体速凝剂,适用于湿喷混凝土领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无碱液体速凝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硫酸铝450份、硫酸镁60-80份、三乙醇胺5份、海泡石3份、二乙醇胺10份、水472份。
进一步的,冬季时硫酸镁为80份,其余季节时硫酸镁为60份。随季节的变化,冬季时多加20份,起到调节粘稠度的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高性能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无碱液体速凝剂制备方法,先将水和硫酸铝混合,搅拌0.5小时后,加入海泡石,再次搅拌半小时后,将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依次同时加入,搅拌2.5小时,随后调整溶液ph值在2以上,再搅拌20分钟出料。
进一步的,用三乙醇胺调整溶液ph值在2以上。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1、无碱无腐蚀:碱性物质含量不超过0.1%,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2、一天的强度超过了国家标准15MPa,大大增强了稳定性,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可设计喷射混凝土为单层永久性支护混凝土。3、无沉淀:不会造成因管道堵塞所引起的工作间断,质地可均匀拌和于混凝土中,充分体现出速凝的特点,解决了目前无碱速凝剂存在的沉淀问题。4、后期强度高:不仅满足了初终凝时间,更让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超过了国家标准,此外还具有微补偿收缩功能,能有效防止喷射成型后开裂。
5、掺量:掺量为6%-9%,此用量下具有显著的速凝效果,初终凝间隔时间短。 6、速凝:一次喷射顶层的厚度可达150-400MM,可加快工作进程。 7、低回弹:回弹率低,低于10%,降低了10%-15%的损失,增加喷层厚度,节省物料,提高工作效率。 8、经济性:替代“先支护、后衬砌”的双层施工模式,可减少支护厚度,节省昂贵的衬砌模板费用,节省工程投资。
9、三乙醇胺和二乙醇胺采用复合方式,利于调整产品的稳定性和pH值,同时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海泡石在产品中与硫酸铝中的铝离子结合,提高了硫酸铝的溶解度,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新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高性能无碱液体速凝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硫酸铝450份、硫酸镁60~80份、三乙醇胺5份、海泡石3份、二乙醇胺10份、水47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海裕隆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海裕隆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06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