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除反应器结晶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0732.8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褚国良;王建东;王佳兴;周海磊;王长通;谭治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慧引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除 反应器 结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清除反应器结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动机运行时实时检测第一计时器的读数是否等于预设的第一周期的时长;其中,所述第一计时器用于记录发动机的累计运行时间;
若所述第一计时器的读数等于预设的第一周期的时长,判断当前第一周期内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累计处于高温状态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预警时长;其中,所述当前第一周期指代所述第一计时器记录的第一周期;所述高温状态指代,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入口处的废气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闭环温度的状态;所述第一闭环温度大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的结晶的最低分解温度;
若所述当前第一周期内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累计处于高温状态的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警时长,执行第一热管理策略;其中,所述第一热管理策略为,以第一闭环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在预设的持续时长内基于所述目标温度持续调节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入口处的废气温度;所述持续时长根据所述预警时长和所述当前第一周期内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累计处于高温状态的时长确定;
重置所述第一计时器,并返回执行所述在发动机运行时实时检测所述第一计时器的读数是否等于预设的第一周期的时长;
所述判断所述当前第一周期内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累计处于高温状态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预警时长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第一周期内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处理效率下降率是否大于预设的下降率阈值;
若所述当前第一周期内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处理效率下降率大于所述下降率阈值,执行第二热管理策略;其中,所述第二热管理策略是,以第二闭环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并以预设的第一加热时长为持续时长,在所述持续时长内基于所述目标温度持续调节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入口处的废气温度;其中,所述第二闭环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闭环温度;
其中,所述判断所述当前第一周期内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累计处于高温状态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预警时长,包括:
若所述当前第一周期内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处理效率下降率小于或等于所述下降率阈值,判断所述当前第一周期内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累计处于高温状态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预警时长;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发动机运行时实时检测第二计时器的读数是否等于预设的第二周期的时长;其中,所述第二计时器用于记录发动机的累计运行时间;
若所述第二计时器的读数等于所述第二周期的时长,判断当前第二周期内所述发动机的颗粒物捕集器是否发生再生;其中,所述当前第二周期指代所述第二计时器记录的第二周期;
若所述当前第二周期内所述发动机的颗粒物捕集器未发生再生,执行第三热管理策略;其中,所述第三热管理策略是,以预设的第三闭环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并以预设的第二加热时长为持续时长,在所述持续时长内基于所述目标温度持续调节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入口处的废气温度;所述第三闭环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闭环温度;
所述第三热管理策略执行成功后,重置所述第二计时器,并返回执行所述在发动机运行时实时检测所述第二计时器的读数是否等于预设的第二周期的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闭环温度为350℃,第二闭环温度为500℃,第三闭环温度为600℃。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持续时长内基于目标温度持续调节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入口处的废气温度,包括:
在预设的持续时长内,实时检测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入口处当前的废气温度是否小于目标温度;
若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入口处当前的废气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入口处的加热设备为关闭状态;
若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入口处当前的废气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入口处的加热设备为开启状态,从而加热进入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废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07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