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观测用浮标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0921.5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4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炜翔;孙建华;刘玉杰;孙娇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22/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赵梅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观测 浮标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浮标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观测用浮标回收装置,包括船体,船体前侧开有收容仓,收容仓中收容有浮标,船体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设有两个沿固定杆,固定杆外侧壁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固定板上位于传动齿轮两侧转动有两个转轴,转轴外侧壁的顶部固定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转轴底部设有回收板,船体顶部设有电机座,电机座顶部安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其中一个转轴上。该海洋观测用浮标回收装置,在船体在海面上移动至浮标附近时,通过回收板将浮标向内拨入收容仓中储存回收,无需人工打捞,节省时间,提高回收效率,收容仓内壁上粘有防护垫,防止浮标与收容仓发生碰撞,造成浮标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标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观测用浮标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洋管理监测过程中,经常需要向海洋中投放观测浮标,用于安放观测设备,浮标一般是漂浮在海平面上的,以便于实时观测掌控海洋的动态变化,在海洋观测完成后,需要将观测浮标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同时防止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现有的回收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打捞,将漂浮在海面上的观测浮标收起,但在回收时,需要人工单一的捞取并存放,工作量较大,且耗时较长,回收的效率低,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海洋观测用浮标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观测用浮标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洋观测用浮标回收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顶部开设有船舱,所述船体前侧开设有与底部相贯通的收容仓,且所述收容仓不与船舱连通,所述收容仓中收容有浮标,所述船体前侧位于收容仓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有两个沿竖直方向放置且对称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壁上套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板上位于传动齿轮两侧设有两个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延伸至固定板外侧,所述转轴外侧壁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个所述驱动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轴底部设有回收板,所述船体顶部紧密焊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电机座且其末端同轴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船舱底部开设有若干分布均匀的防滑槽。
作为优选,所述收容仓的高度尺寸大于浮标的高度尺寸,所述收容仓前侧开口处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浮标的最大外长宽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收容仓内侧壁上紧密粘接有防护垫。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紧密焊接在船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外侧壁顶部边缘处固定有第一滚珠轴承,所述传动齿轮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滚珠轴承的外圈固定在第一安装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外侧壁上固定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固定板顶部位于传动齿轮两侧开设有两个对称且贯穿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滚珠轴承的外圈固定在第二固定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回收板至船体前侧的距离尺寸小于所述浮标的最大外长宽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回收板顶部的外端设有与其呈一体成型结构的转接杆,所述转接杆同轴连接在与其对应的转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船体两侧设有至少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紧密焊接在船体上的T型块,所述T型块上套有牵引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0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