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共享铁塔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1271.6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3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发;张建功;刘华钢;黄锐;齐道坤;贺伟;路遥;干喆渊;刘震寰;李妮;王延召;胡静竹;赵军;谢辉春;张业茂;倪园;周兵;万皓;陈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17/00;G01R31/00;G06F1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共享 铁塔 电晕 无线电 干扰 强度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共享铁塔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输电线路子导线的三维模型;确定输电线路的天线模型,并根据所述输电线路的天线模型确定每根子导线的电流积分方程;根据所述电流积分方程确定每根子导线在基准点处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值与电晕电流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叠加,以确定输电线路在基准点处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值与电晕电流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值与电晕电流的对应关系进行匹配,确定与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测量值对应的输电线路的电晕电流;根据输电线路的电晕电流和电流积分方程确定每根子导线在待测点处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值,并进行叠加,以获取待测点处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总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变工程电磁兼容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电力与通信共享铁塔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带电运行时,通常导线表面存在电晕放电现象,电晕脉冲电流在导线周围空间产生无线电干扰场。在线路电压一定时,导线中的电晕脉冲电流是一种重复率很高的“稳态”电流,所以输电导线周围就形成了脉冲重复率很高的“稳态”无线电干扰场。电晕放电的单个脉冲很窄,脉冲宽度量级为0.1μs。实际交流线路的电晕放电多发生在工频的正、负峰值附近,由一系列脉冲形成波形不规则的脉冲群,脉冲群的持续时间为2-3ms。这样一系列的脉冲,必然产生多种的高频分量。随着电力与通信共享铁塔技术和电力物联网的发展,安装在输电导线附近的敏感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导线电晕放电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对敏感电子设备可能造成电磁干扰。
输电线路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可能干扰周边的无线电业务,因此在输电线路设计时对其进行限制,以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20m高度2m处的无线电干扰值作为基准,针对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限值作出了规定。对于电力与通信共享铁塔,敏感设备则挂装在铁塔附近,铁塔附近的电磁场属于感应近场,变化幅度大,无法采用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基准值进行距离衰减换算。
因此,需要一种确定输电导线附近的电晕放电无线电干扰强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确定电力与通信共享铁塔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确定共享铁塔的无线电干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共享铁塔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共享铁塔的三维坐标系,并根据共享铁塔的输电导线的参数信息,建立输电线路子导线的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输电线路子导线的三维模型确定输电线路的天线模型,并根据所述输电线路的天线模型确定每根子导线的电流积分方程;
根据所述电流积分方程确定每根子导线在基准点处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值与电晕电流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叠加,以确定输电线路在基准点处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值与电晕电流的对应关系;
获取输电线路在基准点处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测量值,并根据所述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值与电晕电流的对应关系进行匹配,确定与所述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测量值对应的输电线路的电晕电流;
根据输电线路的电晕电流和电流积分方程确定每根子导线在待测点处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值,并进行叠加,以获取待测点处的电晕无线电干扰强度总值。
优选地,其中所述建立共享铁塔的三维坐标系,并根据共享铁塔的输电导线的参数信息,建立输电线路子导线的三维模型,包括:
以共享铁塔在地平面的中心点为原点建立共享铁塔的三维坐标系,并根据共享铁塔的输电导线的相导线数、相导线的子导线数、子导线的对地高度、子导线的半径和子导线的长度,建立输电线路子导线的三维模型。
优选地,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输电线路子导线的三维模型确定输电线路的天线模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1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