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电子设备屏幕亮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1388.4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9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刘全仲;张思栋;倪国平;舒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K9/00;G09G5/10;G01B1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褚淑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电子设备 屏幕 亮度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适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调节电子设备屏幕亮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人脸图像;根据所述人脸图像计算人脸与电子设备的屏幕的距离值D;根据所述距离值D、环境光照参数和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综合考量人脸与电子设备的屏幕的距离值D、环境光照参数和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智能调节屏幕的亮度值,改变了现有技术中调节手段单一,调节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从而能让用户在合适的屏幕亮度下使用电子设备,避免了距离过近或过远时对眼睛的伤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用眼疲劳,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电子设备屏幕亮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美国视力研究协会对电脑操作人员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有75%的人视力下降,例如使用电脑长达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后出现临时性近视,远处物体模糊不清,眼疲劳。电脑操作时,眼睛容易疲劳。感到眼皮、额头部位疼痛,近处和远处物体轮廓不清晰,有时出现复视,即重影。有时在转移视线之后物体的图像似乎还保留在眼中,眼睛发干,但有时则相反,眼睛流泪。
现有技术中调节屏幕亮度的方式是使用环境光sensor,根据捕捉到的环境的亮度单一调节,但是该类技术调节手段单一,调节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的对视力进行保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电子设备屏幕亮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调节手段单一,调节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电子设备屏幕亮度的方法,包括:
获取人脸图像;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计算人脸与电子设备的屏幕的距离值D;
根据所述距离值D、环境光照参数和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电子设备屏幕亮度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脸图像;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脸图像计算人脸与电子设备的屏幕的距离值D;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距离值D、环境光照参数和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电子设备屏幕亮度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电子设备屏幕亮度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电子设备屏幕亮度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获取人脸图像;根据所述人脸图像计算人脸与电子设备的屏幕的距离值;根据所述距离值、环境光照参数和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综合考量人脸与电子设备的屏幕的距离值、环境光照参数和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智能调节屏幕的亮度值,改变了现有技术中调节手段单一,调节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从而能让用户在合适的屏幕亮度下使用电子设备,避免了距离过近或过远时对眼睛的伤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用眼疲劳,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13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