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荧光分析的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1708.6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6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蔡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戚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荧光 分析 成像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分析的成像系统,包括激发光源,第一凸透镜,第二凸透镜,第三凸透镜,第一微型电机,第二微型电机,托盘,内窥成像装置,光电转换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激发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凸透镜、第二凸透镜和第三凸透镜投射于待测物的表面,托盘用于容纳待测物,内窥成像装置用于接收待测物激发的荧光,该内窥成像装置包括内窥镜头、显微物镜和荧光滤光片,该内窥成像装置与光电转换装置信号连接,第一微型电机用于驱动托盘,第二微型电机用于驱动内窥成像装置,激发光源、第一微型电机、第二微型电机、光电转换装置和显示装置均与信息处理装置信号连接;该系统具有辐射低以及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荧光分析的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肿瘤探测手段,例如X射线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等,具备了一定的成像分辨率,但仪器设备笨重,造价昂贵,诊断成本较高,使得这些方法难以成为肿瘤普查的有效手段,且B超、X射线等检测技术更是对人体有很多未可知的损害,亦不能作为日常的检测方法;而基于激发光源的肿瘤检测与成像技术具有无辐射和易操作等优点,已成为日常性肿瘤检测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荧光分析的成像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操作和辐射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荧光分析的成像系统,包括激发光源,第一凸透镜,第二凸透镜,第三凸透镜,第一微型电机,第二微型电机,托盘,内窥成像装置,光电转换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激发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凸透镜、第二凸透镜和第三凸透镜投射于待测物的表面,托盘用于容纳待测物,内窥成像装置用于接收待测物激发的荧光,该内窥成像装置包括内窥镜头、显微物镜和荧光滤光片,该内窥成像装置与光电转换装置信号连接,第一微型电机用于驱动托盘,第二微型电机用于驱动内窥成像装置,激发光源、第一微型电机、第二微型电机、光电转换装置和显示装置均与信息处理装置信号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激发光源为532纳米脉冲激光源。
优选的是,所述内窥成像装置经由光纤与光电转换装置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光电转换装置为图像传感器。
优选的是,所述图像传感器为CCD探测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凸透镜、第二凸透镜和第三凸透镜的表面均镀有增透膜。
优选的是,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屏。
优选的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为微处理器。
优选的是,所述激发光源、第一微型电机、第二微型电机、光电转换装置和显示装置均通过蓝牙或wifi与信息处理装置信号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微型电机和第二微型电机均为步进电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采用激发光源,辐射比较低,不会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荧光分析的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激发光源;2、第一凸透镜;3、第二凸透镜;4、第三凸透镜;5、第一微型电机;6、光纤;7、托盘;8、内窥成像装置;9、光电转换装置;10、信息处理装置;11、显示装置;12、待测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1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