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泵的减振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1752.7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辰龙;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17/03;F16F15/02;F16F7/00;H02K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82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机泵的减振机构。一种电机泵的减振机构,包括电机泵连接脚,其特征在于:电机泵设有4个电机泵连接脚,所述的电机泵连接脚上连接减振机构,所述的减振机构包括安装螺栓、减振套,电机泵连接脚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螺栓,安装螺栓上套设有减振套;所述的减振套呈葫芦形结构,减振套的中部设有安装支架卡槽,减振套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若干凸起结构,位于减振套的内部从上至下均布设有若干减振沟槽。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电机泵的减振机构,设计了减振机构的结构,既有利于减轻轴向Z振动,也有利于减轻垂直轴向的X和Y的径向振动,并且所用的零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机泵的减振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机泵上,电机泵的连接脚采用支架与螺栓进行连接,在支架发生振动时,直接将振动通过螺栓传递到了电机泵本身,因此电机泵产生的噪音及振动都比较大,严重时,会影响电机泵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减振机构的结构,既有利于减轻轴向Z振动,也有利于减轻垂直轴向的X和Y的径向振动,并且所用的零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电机泵的减振机构,包括电机泵连接脚,其特征在于:电机泵设有4个电机泵连接脚,所述的电机泵连接脚上连接减振机构,所述的减振机构包括安装螺栓、减振套,电机泵连接脚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螺栓,安装螺栓上套设有减振套;所述的减振套呈葫芦形结构,减振套的中部设有安装支架卡槽,减振套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若干凸起结构,位于减振套的内部从上至下均布设有若干减振沟槽。
所述的减振沟槽至少设有4个,并且减振沟槽为圆环形凹槽结构,减振沟槽的直径大于减振套中心安装孔的直径。
所述的安装螺栓的中部设有用于支撑减振套的圆台,并且安装螺栓的下部设有与电机泵连接脚连接的螺纹。
位于安装螺栓的上部设有与减振套的减振沟槽相配合的避震槽。
所述的4个电机泵连接脚上的4个减振机构通过支架连接,并且支架的安装孔卡在减振套的安装支架卡槽上。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电机泵的减振机构,设计了减振机构的结构,既有利于减轻轴向Z振动,也有利于减轻垂直轴向的X和Y的径向振动,并且所用的零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在电机泵上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减振套结构立体图。
图5为减振套结构俯视图。
图6为轴向振动衰减路径示意图。
图7为X和Y径向振动衰减路径示意图。
图8为安装螺栓结构俯视图。
图9为安装螺栓上部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至图9,1为减振套,1-1为凸起结构,1-2为安装支架卡槽,1-3为减振沟槽,2为安装螺栓,2-1为圆台,2-2为避震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电机泵设有4个电机泵连接脚,所述的电机泵连接脚上连接减振机构,所述的减振机构包括安装螺栓、减振套,电机泵连接脚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螺栓2,安装螺栓2上套设有减振套1;所述的减振套1呈葫芦形结构,减振套1的中部设有安装支架卡槽1-2,减振套1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若干凸起结构1-1,位于减振套1的内部从上至下均布设有若干减振沟槽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17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