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虚拟电厂P2P交易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1844.5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7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宇;吕晓俞;王宁;许维胜;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30/02;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倪静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电厂 p2p 交易 方法 系统 终端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虚拟电厂P2P交易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对P2P交易的研究只考虑了一条从本地调度到P2P交易协商的正向路径,即本地调度的结果为P2P协商的初始条件,P2P协商的结果不影响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并且导致系统全局调度导致的大规模计算以及虚拟电厂的发电潜力小的问题,发明能更大地发挥出售电型VPP的发电潜力,能够使其匹配更多的P2P交易订单,获得更大的收益;使用P2P交易和多轮迭代方式使得每个虚拟电厂并行独立调度,避免了系统全局调度导致的大规模计算问题;虚拟电厂有机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动态调整其行为,从而获取更高收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优化调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虚拟电厂P2P交易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世界各国对于分布式电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分布式电源往往具有容量小、数量大、出力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导致传统的调度方式难以有效地利用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作为一种解决多个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的方法,以“通信”和“聚合”为核心,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分布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资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
P2P交易模式的兴起,为多虚拟电厂的合作和交易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相对于传统中心化集中式交易模式下,由一个控制中心集中处理信息和进行交易决策的情况,P2P交易采取“去中心化”的、扁平的交易模式,可以营造出一个更有竞争性的市场,并且能够防止少数电量公司的垄断性行为。P2P交易中,自动化的交易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然而,现有大多数对P2P交易的研究只考虑了一条从本地调度到P2P交易协商的正向路径,即本地调度的结果为P2P协商的初始条件,P2P协商的结果不影响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进而使交易的订单较少,收益不高。而且在此条件下由于各虚拟电厂不能并行独立调度,造成了大规模计算的问题;再者由于P2P协商的结果不影响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使得虚拟电厂不能根据市场供应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导致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错误。
申请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虚拟电厂P2P交易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对P2P交易的研究只考虑了一条从本地调度到P2P交易协商的正向路径,即本地调度的结果为P2P协商的初始条件,P2P协商的结果不影响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进而使交易的订单较少,收益不高。而且在此条件下由于各虚拟电厂不能并行独立调度,造成了大规模计算的问题;再者由于P2P协商的结果不影响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使得虚拟电厂不能根据市场供应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导致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错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虚拟电厂P2P交易方法,基于双层互动机制,包括:本地调度层以及协商层,所述方法包括:各虚拟电厂在本地调度层根据自身信息进行本地调度后将所述自身信息以及确定的可交易电量发布至P2P交易市场,并选择交易对象;基于价格协商算法,所述各虚拟电厂在协商层与对应的交易对象协商并调整交易价格,将交易订单匹配成功的协商结果发送至所述本地调度层;所述虚拟电厂在所述本地调度层利用所述协商结果进行订单调整,并上传更新的自身信息以及可交易电量至所述P2P交易市场,以选择新的交易对象。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各虚拟电厂在本地调度层根据自身信息进行本地调度后将所述自身信息以及确定的可交易电量发布至P2P交易市场,并选择交易对象的方式包括:多虚拟电厂在本地调度层根据自身信息实现目标是最大化经济收益的本地调度;根据由本地调度获得的发电潜力值确定可交易电量;将自身信息与所述可交易电量发布至所述P2P交易市场,并在所述P2P交易市场选择一或多个交易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1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养生药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防漏光遮光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