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性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2420.0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5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战宇;王大林;姜庆海;施晓渝;成辰;蒋仕平;沙树勇;朱明海;董志成;孟云;尤兆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富(江苏)锂电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艳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锂离子电池 流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双极性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性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包括铜材料层、铝材料层和中间金属层,所述铜材料层的组成为铜或铜合金,所述铝材料层的组成为铝或铝合金,所述中间金属层的组成为锡或无铅锡合金,所述中间金属层热熔热压在铜材料层和铝材料层之间,然后冷却凝固,与铜材料层和铝材料层粘合,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处理:将铜材料层、铝材料层和中间金属层分别置于碱性溶液中浸泡,然后经水洗、干燥;
步骤2:叠层:按照铜材料层、中间金属层、铝材料层的顺序进行叠层形成复合材料层组;
步骤3:热压处理:将复合材料层组进行热压处理,使中间金属层熔化并黏附铜材料层及铝材料层;
步骤4:后处理:将经过热压处理的复合材料层经碱洗、水洗、干燥、裁切,得到双极性锂离子电池集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材料层厚度为6-15μm,所述铝材料层厚度为6-30μm,所述中间金属层厚度为10-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使用的碱性溶液选用质量百分比为1~5%KOH水溶液,浸泡时间为10~4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热压处理为使用热压辊辊压,热压温度为200~350°C,热压压强为1.5~3.0Mpa,复合材料层通过热压辊的速度为0.1~0.5米/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碱洗使用质量百分比为1~5%KOH水溶液,碱洗的温度为40~60°C,碱洗的浸泡时间为10~60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4中的干燥温度为100~150°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叠层的具体过程为:铜材料层、铝材料层和中间金属层分别卷绕在各自的辊轴上,将三个辊轴分别安装在各自的释放辊上,中间金属层辊轴位于铜材料层辊轴、铝材料层辊轴的中间,材料释放端同时牵引经过叠合整形辊轴,然后经过热压装置,最后经过回收辊轴,回收辊轴中心连接动力装置,由动力装置驱动回收辊轴旋转,拉动着叠合的材料层前进,配合热压装置,拉动着中间金属层辊轴、铜材料层辊轴、铝材料层辊轴同步放料。
8.双极性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由步骤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富(江苏)锂电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富(江苏)锂电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24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