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化石油气瓶密封失效泄漏燃爆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2722.8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5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吉楠;罗金恒;李丽锋;李保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25/5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 石油气 密封 失效 泄漏 燃爆 试验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液化石油气瓶密封失效泄漏燃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房间(9),试验房间(9)内部地面的中心部分固定设置有移动式气瓶(1),移动式气瓶(1)上开设有孔洞,孔洞连接有管道,管道的终端连接有电磁阀(2),移动式气瓶(1)内装载有丙烷气体;
移动式气瓶(1)旁设置有电打火器(6),移动式气瓶(1)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热辐射计(5),热辐射计(5)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热辐射计(5)沿试验房间(9)的长度方向布置;试验房间(9)的上下每一个角落处固定设置有一个气体浓度计(3);试验房间(9)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压力传感器(4);
试验房间(9)的外部设置有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热辐射计(5)、气体浓度计(3)和压力传感器(4)均将数据传递至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石油气瓶密封失效泄漏燃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打火器(6)和移动式气瓶(1)之间的直线距离<0.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石油气瓶密封失效泄漏燃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计(5)的数量为7个,中间的热辐射计(5)在移动式气瓶(1)的正上方,中间的热辐射计(5)的两侧各设置有三个热辐射计(5),相邻的热辐射计(5)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石油气瓶密封失效泄漏燃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热辐射计(5)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7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石油气瓶密封失效泄漏燃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设定平行于试验房间(9)长度方向的中心平面和墙壁相交形成的平面为中心长方形(17),所有的压力传感器(4)设置在中心长方形(17)的两个对角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化石油气瓶密封失效泄漏燃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心长方形(17)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压力传感器(4);沿中心长方形(17)的任一个对角线,中心位置的压力传感器(4)的两侧各设置有三个压力传感器(4);在同一对角线上相邻的两个压力传感器(4)之间的距离为0.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石油气瓶密封失效泄漏燃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包括热辐射数据采集处理器(10)、压力数据采集处理器(11)和气体浓度数据采集处理器(12);
热辐射数据采集系统(10)用于无线接收并实时显示热辐射计(5)的数据,压力数据采集处理器(11)用于无线接收并实时显示压力传感器(4)的数据,气体浓度数据采集处理器(12)用于无线接收并实时显示气体浓度计(3)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化石油气瓶密封失效泄漏燃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设置在水泥坑(16)内,水泥坑(16)在试验房间(9)的外部,水泥坑(16)的上部覆盖有防护盖板(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化石油气瓶密封失效泄漏燃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泥坑(16)内设置有监控系统(14),在试验房间(9)外设置有红外成像仪(15)。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石油气瓶密封失效泄漏燃爆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电磁阀(2)置于关闭状态,焊死移动式气瓶(1)原有的阀门;
步骤2,在移动式气瓶(1)内充装丙烷气体,充装量为移动式气瓶(1)的最大容量;
步骤3,将装满丙烷气体的移动式气瓶(1)放置于试验房间(9)内地面的中心位置;
步骤4,调节气体浓度计(3)、热辐射计(5)和压力传感器(4),使得气体浓度计(3)、热辐射计(5)和压力传感器(4)均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无线连接;
步骤5,打开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开始进行数据采集和显示;
步骤6,将试验房间(9)的门窗关闭,同时遥控打开电磁阀(2),移动式气瓶(1)内的丙烷气体开始泄漏;
步骤7,实时观测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中记录的试验房间(9)中气体浓度的数据,当试验房间(9)内的丙烷气体浓度数值达到丙烷爆炸的下限值时,关闭电磁阀(2);
步骤8,使用电打火器(6)远程点火起爆;
步骤9,燃爆结束后保存各项试验数据,同时确认燃爆对建筑物的毁伤程度,试验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27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