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兰花种子的繁育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2975.5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3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阚尔谆 | 申请(专利权)人: | 阚尔谆 |
主分类号: | A01G22/63 | 分类号: | A01G22/63;A01G18/40;A01H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王辉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兰花 种子 繁育 方式 | ||
一种兰花种子的繁育方式,包括以下步骤:1)兰花种子培养;2)繁育用原材料处理;3)繁育培养。本发明操作简单,不需要无菌培养,成本低廉。环境限制较小,适用于野生兰花分布地区的兰花种子繁育,经试验,用此种方法进行兰花种子繁育出苗率可以达到10%以上,温度适应范围大,较大地提高了种子繁育兰花的成功率,进而促进了兰花杂交的成功率,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兰花种子的繁育方式。
背景技术
兰花是单子叶植物纲、兰科、兰属植物通称。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在20世纪以前,它主要通过无性分株和从原产地收集的野生物种供应给市场。为了获得理想的混血植物,许多植物科学家和园艺学家及兰花爱好者都试图用种子培育兰花。为此,他们在母本植物下面的土壤里播种,或者用这种土壤播种。有偶然成功者,但所得幼苗甚少无实用价值。
经过多年的研究,直到20世纪初才由伯纳德(Bemard)和布吉夫(Burgeff)弄明白兰花种子发芽需要在胚中有真菌的存在。某些研究者认为,真菌的存在有利于把兰花种子胚细胞中的淀粉转化为糖,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因此,产生了一种更完善、更实用的种子培育兰花的方法。即共生法在无菌培养基中既播种兰花种子又接种特定的真菌,这一方法很快在兰花杂交交育种上得到应用。但远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其缺点在于设备费昂贵,菌种分离、保存和接种的适宜时期的掌握等。这些在实际做起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基于以上原因,为了杂交得到更加完美的兰花植株,并且提高育苗成功率,选用采用无菌培养,播种最好选用尚未开裂的果实,表面用75%的酒精灭菌后,取出种子,用10%次氯酸钠浸泡5-10分钟,取出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即可播于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内,然后置暗培养室中,温度保持25℃左右,萌动后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茎。从播种到移植,需时半年到一年。组织培养已获成功,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但是无菌培养的方法对于培养要求、操作规范等较为严苛,普通养殖兰花的爱好者无法拥有无菌培养室,极大地阻碍了民间兰花爱好者对于兰花的杂交培育研究,因此,提高有菌状态下兰花种子的繁育率,会极大的促进兰花杂交培育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兰花种子的繁育方式,用以解决现有兰花种子繁育技术中,有菌繁育的发育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兰花种子的繁育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1)兰花种子培养;
2)繁育用原材料处理;
3)繁育培养。
进一步的,所述兰花果实培养具体步骤为:
在兰花开放时,用相同或不同的兰花品种近交或杂交,待6-8个月,果实成熟,选取长势良好的兰花果实,取种子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繁育用原材料处理具体步骤为:
S1.采摘栎树枝干和叶片,在开水中煮沸半小时,冷却备用;
S2.取一定量培土,烘干,备用;
S3. 采摘野生兰花根附近带有白色兰菌丝的枯枝叶,和步骤S1得到的湿润栎树叶片充分拌匀,然后装入塑料密封袋里密封,5-20℃下存放50-70天,得到“兰菌”栎木叶。
进一步的,所述繁育培养的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阚尔谆,未经阚尔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29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容纳装置及具有该容纳装置的电力箱
- 下一篇:一种二极管取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