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43751.6 申请日: 2020-05-22
公开(公告)号: CN111647211A 公开(公告)日: 2020-09-11
发明(设计)人: 尹继明 申请(专利权)人: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主分类号: C08L23/06 分类号: C08L23/06;C08L97/02;C08K7/26;C08K3/00;C08L23/12;C08L25/06;E04B1/80
代理公司: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代理人: 赵梅
地址: 225009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保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保温板,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秸秆碎片20‑30%,无机保温颗粒20‑25%,废旧塑料45‑60%;并具体限定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将秸秆碎片、无机保温颗粒、废旧塑料按特定配比及制备工艺制成保温板,保温板只需三种原料,秸秆碎片和无机保温颗粒充当填充和保温作用,废旧塑料除保温作用还充当胶凝剂,制得的保温板具有轻质、保温性能良好、结构强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秸秆、废旧塑料、无机保温颗粒制备的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绿色建筑的目标被形象地定义为“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之间既有区别和侧重,又有相互关联。其中,节材对环境保护贡献最大。节材不仅要求建筑材料应具有长的使用寿命,更要求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要节约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而回收废弃物作为原材料生产新的材料和产品无疑最符合这一要求。另外,建筑节能开始于高效保温材料的应用。因此,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一方面要考虑材料本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材料生产过程的可持续、可再生和环境污染情况。综上,利用废弃物开发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和产品已成为绿色建筑的时代需求。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主要包括稻秸、麦秸、玉米秸、麻秆、棉花秸等,产量大,分布广,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物质之一。秸秆“用则利,弃则害”。我国秸秆资源焚烧与浪费的情况一直较为严重。虽然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明令禁止在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公路干线附近焚烧秸秆。但秸秆焚烧屡禁不止,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农民的焚烧意识,而是找不到秸秆回收利用的出路。因此,解决秸秆废弃和焚烧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开展以秸秆利用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科学研究,开辟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促使秸秆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目前,秸秆的综合利用途径主要有四种:一是秸秆还田用作肥料;二是通过氨化、青储、发酵等技术制饲料;三是秸秆能源化利用,主要包括秸秆直燃发电、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秸秆发酵制沼气、秸秆成型压块制成“秸秆炭”;四是秸秆的工业化应用,主要包括秸秆编织制品、秸秆制建筑材料、秸秆制备扬尘覆盖剂、秸秆用作食用菌基料。

秸秆用于建筑材料的研究起步晚,研究少,利用率低,仅占1.3%左右,利用方式与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纯秸秆制品,比如秸秆草砖、秸秆板。秸秆草砖是将秸秆通过秸秆打捆机压制而成,通常呈长方体状。秸秆板是以麦秸秆和稻草为原料,参照木制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经改良而制成的人造板材。

(2)秸秆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生产轻型建材。比如秸秆复合板的制作,秸秆土坯的预制等。

(3)秸秆用作夹心材料,生产保温墙砖等。比如秸秆夹心墙、秸秆路用砖、秸秆混凝土砌块等。

上述秸秆保温制品中,普遍存在易损坏、导热系数大、保温效果差等缺点。高效、节能的秸秆保温制品研发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与此同时,随着塑料制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大,废弃塑料也不断增多,成为危害环境和危及生活健康的主要罪魁祸手。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早被排上日程。废塑料回收利用方式主要有四种:初级回收、机械回收、化学回收和能量回收。初级回收是指塑料加工产生的次品、边角料等直接回收用于塑料产品的制作。机械回收是目前最常用的处理废旧塑料的方法,通常包括收集、分选、清洗、粉碎和熔融再加工等步骤。化学回收是指将废旧塑料通过化学转化或热转化制成小分子烃(如气体、液态油或固体蜡等),所得产物可以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能量回收是指焚烧发电、焚烧加热获得电能、热能的方式,获得能量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有害气体的产生。目前,初级回收利用、机械回收再生等物理手段,在实践中业已获得诸多应用,相对成熟;反之,作为化学手段,改性再生、热分解、降解及热能回收,则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未经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3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