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行驶跑偏主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3797.8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3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翔;陈华;王金龙;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F30/15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行驶 主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行驶跑偏主动控制方法,包括:1.利用多体计算软件建立反映车辆跑偏机理的整车虚拟样机,通过整车仿真工况标定模型精度;2.将悬架参数进行参数化,基于DOE采样,识别在悬架参数偏差下,跑偏性能的波动情况,筛选出影响行驶跑偏的关重参数;3.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构建跑偏关重参数与跑偏性能的近似模型;4.根据蒙特卡洛方法判断关重参数存在波动时,跑偏性能的可靠度;5.结合生产条件及成本,组合各参数的偏差控制方案,分析跑偏控制的失效概率及Sigma水平,确定出参数偏差的控制方案;6.随机组合各参数极限偏差,通过整车虚拟样机验证行驶跑偏量是否满足性能目标。本发明能够在前期有效规避跑偏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主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行驶跑偏主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跑偏是汽车在完全没有转向输入的情况下,车辆不能保证直线行驶,逐渐偏向一侧。车辆跑偏根据产生机理分为匀速跑偏、制动跑偏和加速跑偏。跑偏会使驾驶员操舵力加大,迫使驾驶员不断通过方向盘修正车辆方向,加剧驾驶员疲劳。如果跑偏严重,极有可能引起交通事故。
作为汽车行业比较典型的老大难问题,车辆跑偏跟主机厂的设计水平,控制能力息息相关。通过对跑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制动跑偏和加速跑偏分别占总体统计样本的10%,而匀速跑偏占到了总体的80%。
对于车辆跑偏,目前尚无前期主动控制手段,由底盘硬点、轮胎参数引起的车辆行驶跑偏,主要通过基于经验的制造偏差防止跑偏的产生,参加图1。这种方法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完全地防止跑偏产生;二是采用统一的偏差控制,造成了成本的增加。
当实车车辆行驶跑偏发生后,主要方法是通过后期实车验证,确定跑偏问题,并借助多体动力模型进行问题点排查和整改。通常反复的问题排查和整改耗时1个月以上。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车辆行驶跑偏主动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行驶跑偏主动控制方法,能在前期有效规避跑偏风险。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辆行驶跑偏主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多体计算软件建立反映车辆跑偏机理的整车虚拟样机,通过整车仿真工况标定模型精度;
步骤2.将悬架参数进行参数化,基于DOE采样,识别在悬架参数偏差下,跑偏性能的波动情况,筛选出影响行驶跑偏的关重参数;
步骤3.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构建跑偏关重参数与跑偏性能的近似模型;
步骤4.根据蒙特卡洛方法判断关重参数存在波动时,跑偏性能的可靠度;
步骤5.结合生产条件及成本,组合各参数的偏差控制方案,分析跑偏控制的失效概率及Sigma水平,确定出参数偏差的控制方案;
步骤6.随机组合各参数极限偏差,通过整车虚拟样机验证行驶跑偏量是否满足性能目标。
进一步,所述步骤1具体为:建立反映车辆跑偏机理的整车虚拟样机,通过硬点尺寸链计算程序实时计算硬点坐标,并将坐标传递给虚拟样机,对虚拟样机的硬点坐标进行实时修改,并同时修改衬套预载数值。
进一步,所述步骤2具体为:将硬点偏差、弹簧偏心坐标、弹簧刚度、轮胎锥度力和角度效应作为设计变量,设计变量偏差特性服从正态分布N(0,1),以整车行驶跑偏量作为目标,约束条件为跑偏量≤目标值,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进行试验设计,保证抽样点均匀性,获取参数的灵敏度。
进一步,所述步骤3具体为: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以待测点与样本点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为自变量;
假设为输入向量,构建基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3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