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车内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结构及其净化空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3897.0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3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占泽晟;李显峰;占九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B60H3/06;B60H3/00;A61L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空气净化 新风 系统 结构 及其 净化 空气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车内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结构及其净化空气方法。新风系统结构包括中央控制器、新风净化装置、氧气浓度检测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检测传感器以及排风机;新风净化装置安装于车内前端,所述氧气浓度检测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以及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检测传感器安装于车内的中部,所述排风机安装于车内的尾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氧气浓度检测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检测传感器、鼓风机以及排风机所述电性连接。本发明具有新鲜空气置换效率高、维护成本低以及智能化控制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车内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结构及其净化空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智能化、安全、环保理念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空气质量和健康的重视,如何提高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提高用户乘坐舒适性、健康、安全性,越来越成为汽车产品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及安全健康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汽车车内用于净化空气的方式通常为通过开启空调结合在车内放置空气清新剂等化学处理方式净化车内的空气,但是无法高效置换车内空气,导致无法有效将车内的有害空气快速排出,无法保证车内具有新鲜的空气质量,而当车内的氧气浓度下降时,会导致疲劳驾驶,并且车内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异味等会危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车内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车内空气净化方式存在无法高效置换车内空气,导致车内空气质量差以及空气中含有害物质而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车内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结构,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新风系统结构还包括用于将外界空气吸入车内和将吸入车内的空气进行净化的新风净化装置、氧气浓度检测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检测传感器以及排风机;
所述新风净化装置安装于车内前端,所述氧气浓度检测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以及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检测传感器安装于车内的中部,所述排风机安装于车内的尾部;
所述新风净化装置包括箱体及安装在箱体内的鼓风机、初效过滤网、IQ因子过滤网以及IQ纤维离子过滤器,所述箱体的上端具有进风口,所述箱体的下端具有出风口,靠近所述进风口处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初效过滤网、IQ因子过滤网以及IQ纤维离子过滤器,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所述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位于所述IQ纤维离子过滤器的下方;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排风机之间形成风道;
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氧气浓度检测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检测传感器、鼓风机以及排风机所述电性连接,所述氧气浓度检测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以及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检测传感器分别将采集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可入肺颗粒物浓度信息传送至所述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鼓风机以及排风机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车内的前排位置与后排位置均安装有所述氧气浓度检测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以及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机为带压力感应器的排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蓝牙连接有手机。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有二氧化碳浓度报警器与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有中控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新风系统结构净化空气方法,该净化空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氧气浓度检测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传感器以及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检测传感器分别采集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可入肺颗粒物浓度信息传送至所述中央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3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冠肺炎患者多功能操作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快速拆装组织夹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