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墩和盖梁一体式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4304.2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廖世强;刘深;杨建冲;冯国耀;彭上志;欧毓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29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墩 盖梁一 体式 施工 平台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墩和盖梁一体式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桥梁施工平台技术领域。本桥墩施工平台,抱墩框架通过锚固螺栓固定于墩柱上,抱墩框架上固定设置有多根围棱立柱,围棱立柱的顶部固定有悬臂梁,悬臂梁上设置有手拉葫芦,当建筑墩柱时,通过手拉葫芦安装墩柱的内侧模和外侧模,然后即可进行浇筑混凝土,完成墩柱的浇筑。抱墩框架通过锚固螺栓固定于桥墩上保证抱墩框架的牢固性,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使用本施工平台平台,无需投入塔吊等高大起重设备,无需搭设高大脚手架工程,规避了塔吊等高大吊机安全施工风险及高大脚手架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平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桥墩和盖梁一体式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桥梁、铁路桥梁的桥墩与盖梁施工是桥梁施工的主要内容之一,桥墩高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上百米,甚至几百米都有,数量众多。高桥墩及盖梁施工均属于高空作业,是桥梁施工的难点之一。目前,高桥墩的主流施工方法有分层翻模施工和分层爬模施工,桥墩高度不太高时多采用分层翻模施工技术,先搭设脚手架平台或定型模架平台,利用地面汽车吊或履带吊进行脚手架搭设、钢筋吊运与模板装拆,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泵送入模的施工方法;当桥墩较高时,高大脚手架工艺及翻模施工技术就不太适用,通常采用液压爬模技术,施工平台与模板融为一体,在墩身上预埋螺栓锚固爬升导向槽与模板平台,用液压杆对模板平台进行顶升,在墩旁设置塔吊进行钢筋吊运,混凝土采用塔吊吊斗提升入模或通过地泵泵送入模。桥墩施工完成后利用吊机拆除模板,然后搭设盖梁底模进行盖梁施工。
桥墩采用脚手架工艺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脚手架搭设过程,本身具有较多的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多;脚手架结构安全与技术质量管控点多,脚手架稳定性安全隐患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桥墩和盖梁一体式施工平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桥墩墩柱分层施工与盖梁的施工安全性,提高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桥墩和盖梁一体式施工平台,包括抱墩框架,所述抱墩框架与桥墩的墩柱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抱墩框架通过锚固螺栓固定于墩柱上,所述抱墩框架上的四周设置有多根围棱立柱,所述围棱立柱的顶部固定有悬臂梁,所述悬臂梁上设置有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用于悬挂和装拆墩柱侧模板。
本桥墩和盖梁一体式施工平台中,抱墩框架通过锚固螺栓固定于墩柱上,抱墩框架上固定设置有多根围棱立柱,围棱立柱的顶部固定有悬臂梁,悬臂梁上设置有手拉葫芦,当建筑墩柱时,通过手拉葫芦安装墩柱的内侧模和外侧模,然后即可进行浇筑混凝土,完成墩柱的浇筑。抱墩框架通过锚固螺栓固定于分层施工的桥墩上保证抱墩框架的牢固性,保证了施工平台的安全,使用本施工平台平台,无需投入塔吊等高大起重设备,无需搭设高大脚手架工程,规避了塔吊等高大吊机安全施工风险及高大脚手架安全风险。
在上述的一种桥墩和盖梁一体式施工平台中,所述抱墩框架的上部设置有主作业平台。
在上述的一种桥墩和盖梁一体式施工平台中,所述抱墩框架内设置有锚栓操作平台。
在上述的一种桥墩和盖梁一体式施工平台中,所述施工平台还包括升降牵引系统,所述升降牵引系统包括卷扬机、扁担梁、导向轮、动滑轮、定滑轮和钢丝绳,所述卷扬机固定于地面承台上,所述扁担梁安装于分层浇筑的墩柱的顶部,所述导向轮安装于抱墩框架靠近墩柱的一侧并与墩柱相抵靠,使平台能沿墩柱上下顺畅活动,所述动滑轮安装于所述抱墩框架靠近墩柱的一侧,所述定滑轮安装于所述扁担梁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相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滑轮并与所述动滑轮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桥墩和盖梁一体式施工平台中,所述施工平台还包括第二作业平台,所述第二作业平台设置于桥墩内,并通过钢丝绳悬挂于所述扁担梁上。
在上述的一种桥墩和盖梁一体式施工平台中,所述抱墩框架是由若干主桁架和连接花架构成的框架,所述主桁架和连接花架之间相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4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