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44479.3 申请日: 2020-05-23
公开(公告)号: CN111467431B 公开(公告)日: 2022-03-29
发明(设计)人: 孙自学;王祖龙;陈建设;陈翔;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8969 分类号: A61K36/8969;A61P15/08;A61K35/32;A61K35/60;A61K35/62
代理公司: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代理人: 聂孟民
地址: 450046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特发性死 精子 不育 中药
【说明书】:

发明涉及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可有效解决效果好的治疗死精子症不育的用药问题,由以下原料药物制成:菟丝子13‑17g、鹿茸4‑6g、淫羊藿13‑17g、枸杞子13‑17g、锁阳13‑17g、黄芪25‑35g、海马2‑4g、红参8‑12g、黄精8‑12g、熟地黄8‑12g、川牛膝8‑12g和烫水蛭4‑6g,本发明组方科学合理,君、臣、佐、使互相支持,配伍严谨,共奏温肾助阳、化瘀通络之功,有效用于治疗死精子症不育,效果好,开拓了治疗死精子症不育药物的新途径,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鹿菟强精方)。

背景技术

育龄夫妇同居1年以上,性生活规律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并排除女方因素,由男方因素导致女方未能孕育的疾病,即为男性不育症。其中死精子症占男性不育的16.41%-18%左右。关于死精子症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WHO)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大部分学者认为:多次(至少三次)精液分析(经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全部是死亡精子,或死亡精子数目过多(活精子率在10%以下)即为死精子症。现代医学认为精子的死亡与染色体异常、附睾功能受损、生殖道感染、精子营养物质缺乏、免疫因素、内分泌异常、环境因素和药物毒性等密切相关,对病因明确者,多采取针对性治疗,如生殖系感染者,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对内分泌功能异常者,多采用调整内分泌治疗等,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对特发性(指原因不明)死精子症不育患者的治疗更是束手无策。针对这一临床治疗难点,近些年来,在中医药治疗特发性死精子不育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无论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无子”范畴

中医学认为男性生殖功能以“肾”为基础,同时有赖于气血和心、肝、脾、肺等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协调,提出了以“肾”为中心的中医生殖学说。传统观点认为,男性不育的基本病机为“肾虚”。基于大量临床和文献的研究,结合该病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肾虚络阻”为该病的核心病机。因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生殖之精,其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生殖机能是否正常,肾气的“实、盛、衰”等机体状态直接关乎天癸“至、竭、尽”。肾气与天癸决定了精之“溢、泻、少”,影响男性生殖功能。该病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久病多虚多瘀,久病入络”;现代研究也表明,不育患者的睾丸或附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

基于 “肾虚络阻”的病机认识,对治疗特发性死精症当以“益肾通络”为大法,选药组方应具有“温肾助阳,化瘀通络”之功能。前期临床研究表明,治疗特发性死、弱精子症不育疗效确切。现有三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16、2017、和2019),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改善精子线粒体膜电位和修复精子DNA损伤,可有效治疗死精子症不育,现虽有多种药物,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使用和效果并不尽人意,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治疗死精子症不育药物上的改进和创新是人们非常关心希望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可有效解决效果好的治疗死精子症不育的用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菟丝子13-17g、鹿茸4-6g、淫羊藿13-17g、枸杞子13-17g、锁阳13-17g、黄芪25-35g、海马2-4g、红参8-12g、黄精8-12g、熟地黄8-12g、川牛膝8-12g和烫水蛭4-6g,其中先将菟丝子、淫羊藿、枸杞子、锁阳、黄芪、黄精、熟地黄、川牛膝和烫水蛭加水浸没药面,室温下浸泡30-40min,武火煎沸后,再转文火煎30min,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水浸没,武火煎沸后,再转文火煎25-30min,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400-500mL,得中药液,同时将鹿茸、海马研粉,再将红参炖熟,服用时,每次200-250mL,并将鹿茸粉、海马粉、红参均分为两份,每份同每次中药液一起服用,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44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