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水解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5111.9 | 申请日: | 2020-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8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傅继达;吴丽燕;徐军富;张文成;张丞洋;熊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绿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10;C02F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水解 生物反应器 | ||
1.一种高效水解生物反应器,包括圆柱状的反应筒(1),反应筒(1)内设有用于氧化分解污水的生物滤层(3)和用于给生物滤层(3)供给氧气的曝气装置(5),生物滤层(3)包括多个用于挂载好氧微生物的载体装置(6),多个载体装置(6)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每个载体装置(6)均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承载板(7)和下承载板(8),上承载板(7)和下承载板(8)均呈网状且两者之间填充有多个用于附着好氧微生物的第一悬浮球(9);其特征在于:反应筒(1)内设有用于除去污水中胶体杂质的调节层(2),调节层(2)由厌氧颗粒污泥组成,调节层(2)位于生物滤层(3)下方,调节层(2)和生物滤层(3)之间还设置有间隔层(4),曝气装置(5)连接于间隔层(4)上部;反应筒(1)下部连通有用于给反应筒(1)供给生活污水的进水管(10),进水管(10)穿入反应筒(1)一端连接有用于将生活污水均匀散布在反应筒(1)内的布水装置(12),布水装置(12)介于调节层(2)和间隔层(4)之间;反应筒(1)上部连接有出水管(13);
所述布水装置(12)包括环形的布水管(14),布水管(14)通过限位机构架设于调节层(2)上方;布水管(14)内侧连通有多个连接管(15),多个连接管(15)远离布水管(14)的一端与同一进水块(16)连通,进水块(16)内部中空且其底部通过密封轴承(17)与进水管(10)穿入反应筒(1)的一端连通;布水管(14)外侧周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喷出生活污水的布水喷管(18),布水喷管(18)喷嘴的延伸方向与布水管(14)周向相切;布水管(14)在其内侧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扬起厌氧颗粒污泥的内环扬泥板(19),布水管(14)在其外侧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扬起厌氧颗粒污泥的外环扬泥板(20);
所述反应筒(1)内壁两侧交错设置有用于连接载体装置(6)的支撑板(30),支撑板(30)位于相互配合的上承载板(7)和下承载板(8)之间,上承载板(7)和下承载板(8)的部分网孔被支撑板(30)所封闭;上承载板(7)呈倾斜放置且其上表面连接有冲洗板(31),冲洗板(31)与支撑板(30)在地面上的投影相互抵接,冲洗板(31)与支撑板(30)的横截面积之和小于上承载板(7)的横截面积;冲洗板(31)底面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冲落第一悬浮球(9)表面所附着老化生物膜的冲洗喷管(32),冲洗喷管(32)延伸方向垂直于上承载板(7)的上表面;反应筒(1)一侧设有用于收集老化生物膜的污泥池(33),污泥池(33)通过多个第一排泥管(34)与反应筒(1)连通,第一排泥管(34)与冲洗板(31)一一对应,第一排泥管(34)穿入反应筒(1)的一端位于冲洗板(31)与反应筒(1)内壁的夹角处;导引板(28)和反应筒(1)内壁之间的夹角处设有用于清理老化生物膜的第二排泥管(40),第二排泥管(40)远离反应筒(1)的一端与污泥池(3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解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喷管(18)远离布水管(14)的一端管口设有多个用于封闭布水喷管(18)的弹性限位片(21),多个弹性限位片(21)相互抵接并围成圆锥,多个弹性限位片(21)所围成圆锥沿布水喷管(18)出水方向向外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解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4)包括设置于反应筒(1)一侧内壁的间隔块(22),间隔块(22)周壁上设置有网状的上间隔板(23)和网状的下间隔板(24),上间隔板(23)位于下间隔板(24)上方,上间隔板(23)和下间隔板(24)均为水平放置且两者之间填充有多个用于附着微生物的第二悬浮球(25);间隔块(22)与上间隔板(23)的横截面积之和等于反应筒(1)的横截面积;
所述曝气装置(5)包括连接于上间隔板(23)上表面的曝气板(26),曝气板(26)横截面积小于上间隔板(23)横截面积,曝气板(26)底面设有多个用于增加水体含氧量的曝气喷管(27),曝气喷管(27)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并穿入上间隔板(23)和下间隔板(24)之间的区域;
所述间隔层(4)还包括用于引导氧气进入生物滤层(3)所在水体的导引板(28),导引板(28)呈倾斜放置且位于下间隔板(24)下方,导引板(28)连接于反应筒(1)内壁的一端位置高度低于导引板(28)远离反应筒(1)内壁的一端位置;曝气板(26)部分投影于导引板(28)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绿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绿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51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