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生活有机湿垃圾生物发酵制液体有机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5254.X | 申请日: | 202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7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平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60;C05G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3100 陕西省咸***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活 有机 垃圾 生物 发酵 液体 有机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活有机湿垃圾生物发酵制液体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湿垃圾进行粉碎,使粒径变小,然后和其他小粒径湿垃圾,以及生活废水混合,按照一定的比例向发酵基质中加入发酵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封闭盖子,定时搅拌,发酵一定时间,即可实现完全腐熟,经过过滤,即可获得液态生物有机肥。本发明制备的液体生物有机肥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容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营养成分丰富,可以起到和化肥相当的肥效。同时,将生活有机湿垃圾作为原料制备液体生物有机肥,也可以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生活有机湿垃圾生物发酵制液体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垃圾成份也有很大变化,果皮、过期水果、剩菜剩饭等厨余垃圾的产量越来越多,再加上人畜粪便等可降解的有机湿垃圾占生活垃圾比例达到了75%至80%,这类垃圾主要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和纤维素等成分,都是价值比较高的碳源、氮源和磷源。另外,湿垃圾含水量大,主要以液体状存在,不易收集运输,因此最好就近及时处理,这样不仅能降低大型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末端的负担,降低垃圾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减少湿垃圾可能造成的污染,还可以实现湿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目前,针对于生活有机湿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发酵制液体有机肥的专利鲜有报道。公开报道的中国专利中有CN 103449899 B、CN 108623385 A和CN 103980011 A涉及到利用微生物发酵制液体有机肥的技术,专利CN 103449899 B报道了利用杏鲍菇菌渣、磷酸、氯化锰和水为基础营养物质,再通过补充麦麸等一系列的营养物质和发酵微生物来制备液态生物有机肥;专利CN 108623385 A则利用玉米糖渣、鱼骨粉、食用菌菌渣、马齿苋粉、海藻渣、除虫菊粉为原料,通过添加有益微生物发酵复合菌,和腐植酸、尿素、氯化锶、有机硒等无机物以及微量元素等一系列物质制得微生物液体有机肥;专利CN 103980011 A利用生活垃圾制备液态生物有机肥,以微生物发酵菌剂为菌源。可以看出,专利CN 103449899 B和CN108623385 A都是利用特殊的有机质源来作为原料,例如杏鲍菇菌渣、麦麸、玉米糖渣等,并未涉及到生活有机湿垃圾。专利CN 103980011 A中利用生活垃圾作为原料,但是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仅仅是破袋和清洗,并未对成分复杂的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忽视了可发酵有机肥原料的性质,制备过程会引进许多杂质,从而影响有机肥的品质,与本发明内容具有明显区别。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以生活有机湿垃圾为原料,进行生物发酵制液体有机肥的方法,以解决目前生活有机湿垃圾运输成本高、需要固液分离、程序繁琐等缺点,以及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生活有机湿垃圾生物发酵制液体有机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体积较大的有机湿垃圾适当粉碎,得到粒径约1.0~5.0 cm的粉料;
2)将粉碎后的有机生活湿垃圾和其他体积较小的湿垃圾混合于发酵设备中,充分搅拌,并添加发酵基质质量8~15倍的液体溶液,例如水和生活废水等;
3)按照质量比1:500~5000的比例,向发酵基质中加入由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解脂假丝酵母、胶质芽孢杆菌、固氮菌和纤维素消解菌组成的复合菌剂,以50~100 rpm的转速搅拌10~30 min,直至均匀;
4)发酵过程中,每10 h需以50~100 rpm的转速搅拌10~60 min,需2~20天,直至完全腐熟;
5)发酵完成,发酵液经过滤,即可得液体生物有机肥,可单独或搭配化肥施于农作物或花卉绿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平,未经张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52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