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网线路架构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5540.6 | 申请日: | 202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5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麦建国;李恒昭;柯春裕;涂景添;梁光超;薛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兹曼电力(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7/22;H02H7/26;H02H3/08;H02H3/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线 架构 分布式 馈线 自动化 系统 | ||
1.一种环网线路架构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包括若干个配电区域块(a),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区域块(a)手拉手连接,形成主干环线,配电区域块(a)之间可增值分段建设;配电区域块(a)包括若干个公用开关房(11)、公用配电房(12)和专用配电房(15),每个所述的公用开关房(11)分别与若干个公用配电房(12)手拉手连接,形成分支环线,所述专用配电房(15)与公用配电房(12)连接,形成下级环线,公用开关房(11)、公用配电房(12)和专用配电房(15)内的线路上均设置有断路器(8);公用开关房(11)和公用配电房(12)内设置有通讯模块(5)和用于提供线路差动保护、三遥数据通讯的无线终端(6),公用开关房(11)之间、公用开关房(11)与公用配电房(12)之间均通过通讯模块(5)手拉手连接;
所述无线终端(6)为DTU,无线终端(6)内设置有用于环线出现故障时实现快速定位与隔离的光纤差动保护模块、用于实现公用开关房(11)、公用配电房(12)内部故障时快速定位与隔离的母线差动保护模块、用于实现通信异常情况下的故障快速定位与隔离的后备保护模块和用于实现故障隔离后的快速恢复供电的备自投模块;
所述专用配电房(15)内设有具有过流速断功能的继电保护模块;
还包括变电站的第一母线(10)和第二母线(13),第一母线(10)的出线开关连接首个配电区域块(a)内的公用开关房(11),第二母线(13)的出线开关连接最后一个配电区域块(a)内的公用开关房(11),并设置其中一个断路器(8)为第一常开点(14),形成双电源单环网开环系统;公用配电房(12)的环进环出柜与公用开关房(11)的出线柜手拉手连接,并设置其中一个断路器(8)作为第二常开点,形成单环网开环系统;
还包括若干变电站的第一母线(10)、变电站的备用母线(16)和中央开关房(17),各段第一母线(10)与对应的配电区域块(a)组成若干段线路,第一母线(10)的出线开关连接对应的首个配电区域块(a)内的公用开关房(11),中央开关房(17)分别与各段线路的最后一个配电区域块(a)内的公用开关房(11)连接,备用母线(16)的出线开关与中央开关房(17)连接,组成备用线路;中央开关房(17)内设有若干个联络开关,各联络开关与对应的线路、备用线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网线路架构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5)为光纤通讯模块,通讯模块(5)包括以太网交换机(3)、光纤配线架(1)、光纤跳线和光缆,公用开关房(11)之间、公用配电房(12)之间通过光缆连接、并设置有用于连接上下断路器间隔的光纤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环网线路架构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交换机(3)通过通讯单模光纤(4)与各光纤配线架(1)连接,无线终端(6)通过差动保护用单模光纤(2)与各光纤配线架(1)连接,无线终端(6)与以太网交换机(3)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环网线路架构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的配电区域块(a)内的公用开关房(11)通过断路器(8)相互连接,配电区域块(a)内的公用开关房(11)与公用配电房(12)通过断路器(8)连接,配电区域块(a)内的公用配电房(12)与专用配电房(15)通过断路器(8)连接,配电区域块(a)内的各公用配电房(12)通过断路器(8)连接、断路器(8)之间通过联络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环网线路架构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用开关房(11)、公用配电房(12)和专用配电房(15)内的线路上设置有DTU间隔(7)和母线PT间隔(9),DTU间隔(7)包括所述的无线终端(6)和进线电压互感器,无线终端(6)与进线电压互感器互为电连接,母线PT间隔(9)内设有电压互感器(9.1),断路器(8)内设有断路器开关和电流互感器(8.1),无线终端(6)分别与电流互感器(8.1)、电压互感器(9.1)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兹曼电力(广东)有限公司,未经赫兹曼电力(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55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级联吸收路径气体浓度复用探测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LED线条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