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内铆合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5735.0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4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楷毅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43/00;B21D45/04;B21C51/00;B21D37/12;B21D37/14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张世静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内铆合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内铆合装置及方法,包括下模座、振动盘、震动槽、上模座、上模板、螺母固定组件、支撑板、螺母夹料组件、压料板、弹簧、夹料滑块、横向导柱、固定冲头夹板、压料氮气弹簧、铆合冲头、推料气缸和推料入块,所述推料入块后端设有流道入料口,所述震动槽同流道入料口连通,所述流道入料口靠近螺母夹料组件的一侧设有传感器一,所述流道入料口后端设有流道,所述流道后端设有流道口,所述上模座下端设置固定冲头夹板的一侧前部设有配合推料入块使用的推料冲头,所述流道口处设有传感器二。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节省人力、工序简单和可连续铆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铆合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模内铆合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螺母铆合过程为通过连续模将冲压件生产出来,再搬运至单工序铆合模处,由人工放入单工序铆合模中,然后人工再将螺母放入单工序铆合摸,再操作冲床按钮,冲床下压,将螺母和冲压件铆合在一起。现技术工序较多,产品生产环节需要周转,需要人工放产品以及放螺母,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制约着公司整体竞争力,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节省人力、工序简单和可连续铆合的模内铆合装置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内铆合装置及方法,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前端设有振动盘,所述震动盘后端设有震动槽,所述下模座上端设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端中间的位置设有上模板,所述下模座上端一侧设有螺母固定组件,所述螺母固定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支撑板、螺母夹料组件和压料板,所述螺母夹料组件包括前后至前依次设有的弹簧、夹料滑块和横向导柱,所述上模座下端位于设有螺母夹料组件上方的一侧设有固定冲头夹板,所述固定冲头夹板前后端均设有压料氮气弹簧,所述固定冲头夹板下端设有配合夹料滑块使用的铆合冲头,所述螺母夹料组件靠近设置振动盘后端的一侧前端设有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后端设有推料入块,所述推料入块后端设有流道入料口,所述震动槽同流道入料口连通,所述流道入料口靠近螺母夹料组件的一侧设有传感器一,所述流道入料口后端设有流道,所述流道后端设有流道口,所述上模座下端设置固定冲头夹板的一侧前部设有配合推料入块使用的推料冲头,所述流道口处设有传感器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摒弃了人工操作,将螺母铆合装置内置到连续模中,伴随着连续模的结束,铆钉已在冲压件上铆接完成,由振动盘把螺母按照一定的规则整理推送至模具内的流道口,由气缸、滑块将螺母运送至冲压件铆接位置,然后由冲床带动上模铆合冲头下压,使螺母与冲压件铆接,高效便捷,同时节省工序人力。
作为改进,所述流道入料口上端设有螺母流道接口。螺母流道接口设置在流道入料口上端,能够保护下端受到推料入块以及其推动的螺母。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板前后端均插接有导套,所述导套下端插接有导柱,所述导柱下端同下模座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上端前后侧位于导柱之间的位置设有浮升氮气弹簧,所述浮升氮气弹簧上端同支撑板底面固定连接。导套和导柱的作用是用来固定支撑起支撑板,并且导套套接于导柱,但是导柱和导套并非是固定连接的,浮升氮气弹簧的作用是用来顶起支撑板。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板后端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传感器三和传感器四。传感器三和传感器四的作用是实时监测原来移动速度,监控装置是否正常运行。
作为改进,所述流道口靠近设置振动盘后端的一侧设有推料滑块,所述推料滑块前后两端均设有复位弹簧。推料滑块的作用是推动原料移动,将已铆接完成的原料推离,将为铆接的原料推到铆接处,复位弹簧的作用是在不需要推动原料时,将推料滑块进行复位。
作为改进,所述下模座上端一角与其斜对角处均设有导向柱,所述下模座上端和上模座下端位于设置导向柱的另外两角处设有螺母限位柱。导向柱和螺母限位柱的作用都是控制上模座和下模座准确的对准位置,避免冲压时无法压倒螺母进行铆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楷毅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楷毅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5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投票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扫码签到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