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化城市供水的数据收集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6424.6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源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5/02;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36119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智慧 城市 供水 收集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化城市供水的数据收集检测系统,用于解决对城市用水数据进行采集的技术问题。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化城市供水的数据收集检测系统,包括保压管、保压盖、压盖开启检测开关和续压泵;保压管的前端与供水管道连通,保压盖铰接在保压管前端上,压盖开启检测开关设置在保压盖的外侧上方;保压管的后端与续压泵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城市建设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化城市供水的数据收集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城市治理的重要措施。实现智慧城市的前提,要对城市多方面的信息收集形成大数据,进而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供水系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充分掌握城市在各时间段的用水量数据,是实现智慧化供水的前提。现有技术中,由于用水情况掌握不够详细,在一些时间段供水不足,供水系统常会发生波动性供水情况。采集供水系统的波动供水数据,就能间接的掌握用水量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化城市供水的数据收集检测系统,用于解决对城市用水数据进行采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化城市供水的数据收集检测系统,包括保压管、保压盖、压盖开启检测开关和续压泵;保压管的前端与供水管道连通,保压盖铰接在保压管前端上,压盖开启检测开关设置在保压盖的外侧上方;保压管的后端与续压泵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保压管的后端分别通过第一供压管和第二供压管与续压泵的供压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供压管和第二供压管分别设有供压截止电控阀和泄漏检测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供压管和第二供压管与续压泵之间设有平衡系统;平衡系统包括平衡壳体和自调节机构,自调节机构安装在平衡壳体内;平衡壳体包括平衡腔、第一调节腔、第二调节腔、第一供压口和第二供压口,自调节机构包括平衡中板、第一平衡板、第二平衡板、第一平衡截止电磁铁、第一截止板、第二平衡截止电磁铁和第二截止板;
平衡中板横向固定安装在平衡腔内,将平衡腔分为平衡上腔和平衡下腔;第一平衡板可上下移动的横向安装在平衡上腔内,将平衡上腔分为上供压腔和上保压腔;第二平衡板可上下移动的横向安装在平衡下腔内,将平衡下腔分为下供压腔和下保压腔;
第一调节腔和第一供压口通过上供压腔连通,第二调节腔和第二供压口通过下供压腔连通;第一供压口和第二供压口分别与所述续压泵的注液端连通,第一调节腔与第一供压管的出液端连通,第二调节腔与第二供压管的出液端连通;
第一截止板设置在第一平衡板上;用于驱动第一平衡板移动,进而通过第一截止板将上供压腔截止的第一平衡截止电磁铁安装在平衡壳体上;第二截止板设置在第二平衡板上;用于驱动第二平衡板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截止板将下供压腔截止的第二平衡截止电磁铁安装在平衡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衡板、第二平衡板分别通过弹簧与平衡中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腔与下保压腔之间通过第一平衡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腔与下保压腔之间设有第一辅助保压管,第一辅助保压管上设有第一辅助保压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腔与上保压腔之间通过第二平衡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腔与上保压腔之间设有第二辅助保压管,第二辅助保压管上设有第二辅助保压泵。
进一步的,所述续压泵的出液端分别通过第一续压管和第二续压管,与所述第一供压口和第二供压口连通。第一续压管和第二续压管上分别设有采集检测第一检测开关和采集检测第二检测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源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源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6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