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膀胱灌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6960.6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9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昊;王昔红;胡艳;杨罗;刘艳;钟修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31/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丽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膀胱 灌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膀胱灌注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灌注器主体,所述灌注器主体内部设有主管腔,灌注器主体的插入端设有固定球囊,所述固定球囊与主管腔连通,固定球囊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注射微孔;所述主管腔尾端设有药液注射口,所述药液注射口处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与主管腔连通的第一空针接口和第二空针接口,在两个空针接口的相交处设有旋转开关,改变旋转开关的角度可控制两个空针接口的通断。本发明固定球囊上的注射微孔可以让化疗药液在膀胱里散开,使化疗药液与膀胱内壁充分接触,提高用药效果,减少患者在院逗留时间;三通管的设计减少了在同一位置进行二次穿刺对医务人员造成的职业暴露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器,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膀胱灌注器。
背景技术
膀胱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最好发的疾病之一。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一种膀胱肿瘤的原位癌范围在5mm以下,外向性癌和内翻乳头状癌直径在5cm以下,浸润性癌B1T2期的手术,目前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是行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膀胱灌注。膀胱灌注治疗是指利用导尿管将化疗药物注入膀胱内,保留一段时间后,将小便排尽即可。
因此,在整个膀胱灌注过程中,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由于男性尿道生理解剖的特殊性,在进行膀胱灌注的过程中如果导尿管选择不当,则会诱发尿道痉挛,增加病人的痛苦。因此,一般选择儿童导尿管进行膀胱灌注,由于导尿管需要连接尿袋,所以膀胱灌注的化疗药物需要用50ml的避光空针抽取化疗药液后,从导尿管和尿袋连接处用针直接刺入,若操作不当容易引起针刺伤、化疗药物的外渗以及喷溅等危险,进而影响膀胱灌注的治疗效果。当灌注完化疗药物后,需要更换20ml的空针抽取的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再次对尿管进行穿刺,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此外,通过导尿管注射进入膀胱的化疗药液通常并未直接与膀胱内壁充分接触,致使膀胱灌注患者在院逗留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膀胱灌注器存在的操作不便、化疗药液与膀胱内壁接触不够充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穿刺安全性高、操作方便、药液注射效果好的一次性膀胱灌注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次性膀胱灌注器,包括灌注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器主体内部设有主管腔,灌注器主体的插入端设有固定球囊,所述固定球囊与主管腔连通,固定球囊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注射微孔;所述主管腔尾端设有药液注射口,所述药液注射口处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与主管腔连通的第一空针接口和第二空针接口,在第一空针接口和第二空针接口的相交处设有旋转开关,改变旋转开关的角度可控制两个空针接口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针接口和第二空针接口处均设有回旋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腔上设有控制该条通路通断的单手夹。
进一步地,所述灌注器主体表面设有显示灌注器插入深度的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有注射微孔实时药液注射量的总和小于注射口处的实时药液注入量。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球囊膨胀后的直径为1.5~4.5mm,注射微孔的孔径为0.1~0.2m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将灌注器前端插入膀胱,控制旋转开关,使第一空针接口与主管腔连通,用避光空针抽取化疗药物从第一空针接口的回旋接头处刺入,化疗药物进入主管腔后,通过固定球囊上的注射微孔向膀胱内部发散开,与膀胱内壁充分接触;灌注完毕后,避光空针不取下,此时控制旋转开关,使第二空针接口与主管腔连通,第一空针接口所在通道关闭,将带有生理盐水或者灭菌用水的注射器从第二空针接口的回旋接头处刺入,完成冲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6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