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建筑模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7433.7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3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王志勇;严生辉;孙伟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建筑 模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采用3D打印机打印,其中3D打印建筑模板包括:本体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一侧面的加强筋组件;所述本体面板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将多个所述本体面板相互连接;另外加强筋组件还可以为包括若干成阵列排列设置的晶格体,各所述晶格体用于与建筑物一体成型。所述3D打印建筑模板的使用率高、成本低、精度高以及资源消耗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生产中,混凝土的浇筑需要用建筑模板作为模具定型使用,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混凝土浇筑载荷、振捣载荷及风载荷等。常见的混凝土模板材料包括钢模板、木模板、竹材模板、组合混凝土模板等。其中,对于双曲面或大曲率(小转弯半径)的复杂异形建筑,现有技术常使用消失模、钢模板、木模来翻制混凝土产品。然而现有的这些模板其材料使用率低,加工时间长,成本高,精度低,资源消耗大,使用次数少。
另外,现有技术中多使用的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当浇筑后的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需要拆卸。为了避免因拆卸而无法永久使用,在建筑领域中也有使用到永久性模板,而国内外有关于永久性模板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类别:压型(镀锌)钢板类别,挤压成型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类别,钢丝(或钢筋)网混凝土薄板类别,木材(或竹材)水泥板类别,纤维增强聚合物(FRP)板类别。然而这些永久性建筑模板依然有很多使用限制,尤其对于双曲面或大曲率(小转弯半径)的复杂异形建筑。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领域使用的建筑模板使用范围限制,且使用率低、成本高、精度低以及资源消耗大的问题,提供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
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采用3D打印机打印,包括:本体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一侧面的加强筋组件;所述本体面板的侧边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将多个所述本体面板相互连接;所述加强筋组件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若干横筋和若干纵筋,各所述横筋和各所述纵筋之间形成若干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一侧的凸块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另一侧的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的侧壁均开设有深孔,所述凸块的深孔与所述凹槽侧壁的深孔用于配合贯穿连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对拉螺杆螺母或垫片组合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面板的厚度为20mm~4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筋与所述横筋的高度相同,均为50mm~10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纵筋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横筋之间的间距均为200mm~50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面板具有若干凸峰与若干凹谷,各所述横筋和各所述纵筋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凸峰与所述凹谷的位置。
一种3D打印建筑模板,所述的3D打印建筑模板采用3D打印机打印,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本体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面板一侧面的加强筋组件,所述加强筋组件包括若干成阵列排列设置的晶格体,各所述晶格体用于与建筑物一体成型。
上述3D打印建筑模板,通过在本体面板的一侧面设置相互交叉的若干横筋和若干纵筋,从而有效确保了建筑模板的结构稳定性;且在各所述横筋和各所述纵筋之间形成的若干方槽有利于减轻建筑模板的重量;进一步地,通过采用3D打印方式生产的建筑模板生产效率较高,且可满足异性结构的成型和永久性建筑所使用,同时建筑模板装配精度也较高,且生产成本低,资源消耗相应降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74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