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无溶剂聚氨酯超细纤维仿真皮革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7468.0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贽;张哲;黄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守(福建)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铂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1 | 代理人: | 陈晓蕾 |
地址: | 364400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西元乡丁坂村***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溶剂 聚氨酯 纤维 仿真 皮革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无溶剂聚氨酯超细纤维仿真皮革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离型纸,并配制涂覆液,所述涂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90份、水8‑17份、增稠剂0.3‑0.6份、交联剂2‑3份、抗菌剂3‑5份,将以上质量份原料混合搅拌,获得涂覆液A;S2、将离型纸上刮涂涂覆液A,烘干后获得初层面料;S3、在初层面料上刮涂涂覆液A,烘干后获得中层面料;S4、在中层面料上刮涂涂覆液A,烘干获得皮革基材;S5、将皮革基材和超细纤维贝斯贴合烘干,冷却将离型纸揭去。本发明将涂层的厚度由内至外增加,提高皮革的阶梯型,使其手感更加饱满柔和,在涂覆层中添加抑菌剂,减少细菌的滋生,提高卫生情况,生产工艺流程简单,适合进行市场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革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无溶剂聚氨酯超细纤维仿真皮革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也称水分散聚氨酯、水系聚氨酯或水基聚氨酯。水性聚氨酯以水为溶剂,无污染、安全可靠、机械性能优良、相容性好、易于改性等优点。因此,在涂料、胶黏剂和合成革等行业中,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超细纤维主要分为超细天然纤维和超细合成纤维。超细天然纤维主要有动物纤维(蜘蛛丝、蚕丝、皮革、动物绒毛等)、植物纤维等;超细合成纤维主要有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丙烯、聚四氟乙烯以及玻璃纤维等纤维品种,行业内产量较大的是聚酯和聚酰胺两种超细纤维;超细纤维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其单丝线密度大大低于常规普通纤维,其中最细的能达到0.0001 dtex。由于超细纤维的这一显著特点,使其具有许多不同于普通纤维的性能,其中主要特性有:手感柔软而细腻且柔韧性好、抗皱性与耐磨性较好、蓬松性好且光泽柔和、织物高密度的结构与高清洁能力、保暖性好、较高的吸水性与吸油性,同时也是生物酶和离子交换利的良好载体。结合超细纤维和水性无溶剂聚氨酯的优良特性,制造出品性优良的人造革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但是现有的仿真皮革其加工工艺复杂,在结构上密度分布是均匀的,并且表观密度比真皮低,因此其仿真程度较低,手感的柔和度也较真皮的柔和度低,而且人造革由于其透气性能低,以此会造成细菌的滋生,为此提出一种水性无溶剂聚氨酯超细纤维仿真皮革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性无溶剂聚氨酯超细纤维仿真皮革的生产工艺。
一种水性无溶剂聚氨酯超细纤维仿真皮革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任意花纹的离型纸,并配制涂覆液,所述涂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90份、水8-17份、增稠剂0.3-0.6份、交联剂2-3份、抗菌剂3-5份,将以上质量份原料混合搅拌,获得涂覆液A;
S2、将离型纸上刮涂涂覆液A,并将刮涂后的离型纸进行烘干,获得初层面料;
S3、在初层面料上刮涂涂覆液A,并将刮涂后的初层面料进行烘干,获得中层面料;
S4、在中层面料上刮涂涂覆液A,并将刮涂后的中层面料进行烘干,获得皮革基材;
S5、将皮革基材和超细纤维贝斯贴合烘干,烘干后冷却,将离型纸揭去,得到仿真皮革。
进一步的,所述涂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90份、水8份、增稠剂0.3份、交联剂2份、抗菌剂3份。
进一步的,所述涂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90份、水14份、增稠剂0.5份、交联剂1.5份、抗菌剂4份。
进一步的,所述涂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水性聚氨酯树脂90份、水17份、增稠剂0.6份、交联剂3份、抗菌剂5份。
进一步的,所述S2中离型纸刮涂的厚度为7-11条,烘干温度为70-100℃,烘干时间为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守(福建)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守(福建)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7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糖基甜菊糖苷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板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