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的文氏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7478.4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5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丰;马宝玲;夏雷鸣;张桂禄;李立涛;蔺秀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F16K15/00;F16K27/00;F16L33/00;F16L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275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文氏阀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文氏阀装置,包括直通焊接接头、文氏阀管体、文氏阀阀盖、燃油蒸汽阀片、密封圈、筋肋平台、阀片定位槽和阀片定位柱;所述文氏阀管体的一端连接有直通焊接接头,文氏阀管体的一端设置有通管,且通管的内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文氏通孔,所述文氏阀管体的顶端设置有阀片定位盒,阀片定位盒与文氏阀阀盖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汽车涡轮增压器、发动机进气歧管与碳罐之间加入集成了单向阀的文丘里管,由涡轮增压器产生的正向气流通过文丘里管时由于文氏效应使碳罐端产生一个负压,从而脱附碳罐中吸附的燃油蒸汽并传输到发动机中,避免碳罐中的燃油蒸汽挥发到大气中造成排放超标、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燃油蒸汽脱附系统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的文氏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涡轮增压发动机汽车上的脱附系统,在发动机与碳罐间需要安装文氏管,当涡轮增压器工作时产生的正向气流通过文丘里管时由于文氏效应使碳罐端产生一个负压,使得碳罐内的燃油蒸汽可以在一定的压差下进入发动机内进行燃烧,使燃油得到充分利用,同时避免排放超标、污染环境,当涡轮增压器不工作时文氏管上的单向阀可以阻止气体回流,避免影响脱附系统的脱附效果。该实用的一端可直接安装在发动机进气歧管上,另外两端通过尼龙管连接到涡轮增压器与碳罐,使脱附系统的脱附性能有效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文氏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的文氏阀装置,包括直通焊接接头、文氏阀管体、文氏阀阀盖、燃油蒸汽阀片、密封圈、筋肋平台、阀片定位槽和阀片定位柱;所述文氏阀管体的一端连接有直通焊接接头,文氏阀管体的一端设置有通管,且通管的内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文氏通孔,所述文氏阀管体的顶端设置有阀片定位盒,阀片定位盒与文氏阀阀盖连接,阀片定位盒内设置有阀片定位柱,文氏阀阀盖的内部设置有阀片定位槽,且燃油蒸汽阀片固定在阀片定位柱和阀片定位槽之间。
优选的,所述文氏阀管体上设有便于尼龙管压装的筋肋平台。
优选的,所述阀片定位盒内设置有阀片定位柱。
优选的,所述文氏阀阀盖的内部设置有阀片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通管上设置有竹节接头,或是,通管上设置有可连接胶管的橄榄包接头,或是,通管上设置有快插阳接头。
优选的,所述文氏阀阀盖上设置有竹节接头,或是,文氏阀阀盖上设置有可连接胶管的橄榄包接头,或是,文氏阀阀盖上设置有快插阳接头。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采用耐燃油的FKM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汽车涡轮增压器、发动机进气歧管与碳罐之间加入集成了单向阀的文丘里管,由涡轮增压器产生的正向气流通过文丘里管时由于文氏效应使碳罐端产生一个负压,从而脱附碳罐中吸附的燃油蒸汽并传输到发动机中,避免碳罐中的燃油蒸汽挥发到大气中造成排放超标、污染环境。
2、本发明在结构上设计的文氏阀,其功能的实现是通过阀体部分的文氏管和单向阀结构,由涡轮增压器产生的正向气流通过文氏管时由于文氏效应使碳罐端产生一个负压,从而脱附碳罐中吸附的燃油蒸汽并传输到发动机中。各连接部位均有密封圈,保证了各连接部位的密封要求;整个文氏阀通体使用塑料材质,所有部件的材料均采用优质材料,耐燃油性和机械性都非常好。保证文氏阀在-40℃至150℃之间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形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单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文氏阀阀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74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环网柜全状态感知系统
- 下一篇:试验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