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空调用除菌抗菌石墨烯滤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7632.8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7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刘同浩;路广;任晓弟;韩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利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24;B01D39/20;B60H3/06;B32B1/08;B32B5/02;B32B9/00;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徐国印 |
地址: | 272211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胡集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调用 抗菌 石墨 烯滤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车载空调用除菌抗菌石墨烯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固定层(3)及多个套管组件(2),所述支撑座(1)包括第一支座(11)和第二支座(12),多个套管组件(2)均匀设置在第一支座(11)和第二支座(12)之间,套管组件(2)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11)和第二支座(12)相连接,所述固定层(3)连接在第一支座(11)和第二支座(12)之间,固定层(3)包覆在多个套管组件(2)的外侧;
所述套管组件(2)包括
第一过滤套管(21),由依次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211)、活性炭滤层(212)、第一无纺布层(211)组成,活性炭滤层(212)夹设在两层第一无纺布层(211)之间,
第二过滤套管(22),套设在第一过滤套管(21)外部,其内壁与第一过滤套管(21)外壁之间留有预设距离,由依次设置的第二无纺布层(221)、石墨烯银纳米颗粒滤层(222)、第二无纺布层(221)组成,石墨烯银纳米颗粒滤层(222)夹设在两层第二无纺布层(221)之间;
所述第一支座(11)的外端作为进风端(4),第一过滤套管(21)的芯部作为进风风道(6)与进风端(4)相连通,第二支座(12)的外端作为出风端(5),相邻第二过滤套管(22)之间形成的空隙作为出风风道(7)与出风端(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用除菌抗菌石墨烯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11)和第二支座(12)的内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套管组件(2)的卡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用除菌抗菌石墨烯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套管(21)贯穿第一支座(11)与第一支座(1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用除菌抗菌石墨烯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套管(22)的石墨烯银纳米颗粒滤层(222)及内层的第二无纺布层(221)的端部呈封闭式固定在第二支座(12)上,第二过滤套管(22)的外层的第二无纺布层(221)贯穿第二支座(12)与第二支座(1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用除菌抗菌石墨烯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套管(21)和第二过滤套管(22)的横截面均设置呈圆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用除菌抗菌石墨烯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3)设置为单层或多层结构的无纺布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用除菌抗菌石墨烯滤芯,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二过滤套管(22)的外端面相互贴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用除菌抗菌石墨烯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11)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滤套管(21)相适配的密封圈,第二支座(12)上设置有与第二过滤套管(22)相适配的密封圈。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用除菌抗菌石墨烯滤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第一过滤套管(21)的制备:将两层无纺布层卷绕制成圆筒状,在两层无纺布层中间填入活性炭;
第二过滤套管(22)的制备:将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喷涂在无纺布表面,烘干后再覆盖一层无纺布,卷绕制成圆筒状;
将上述第一过滤套管(21)嵌套入第二过滤套管(22)中制成套管组件(2),连接到支撑座(1)上,多个套管组件(2)呈蜂窝状排列,最后用固定层将套管组件进行固定,制得滤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空调用除菌抗菌石墨烯滤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套管(22)的制备过程中,石墨烯银纳米颗粒的喷涂方法为:首先将粘结剂PVA、PET加入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喷涂在无纺布表面;
所述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材料:搅拌下向浓硫酸中加入石墨粉和硝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再分次加入高锰酸钾,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4℃,搅拌反应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升温保持温度35-40℃,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再缓慢加入去离子水,温度不超过70℃;然后升温至85℃,搅拌反应一段后,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和双氧水,双氧水可还原残留的未反应的KMnO4,溶液变为亮黄色;趁热过滤,并用5%HCl溶液和去离子水洗涤直到滤液中无硫酸根;最后将滤饼真空干燥,制得氧化石墨烯;
b、取步骤a制得的氧化石墨烯,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浓度0.1-1%的氧化石墨烯溶液,超声分散,将浓度为0.1-3mg/mL的AgNO3溶液加入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避光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还原剂,搅拌反应30-180min,将反应液进行抽滤得到氧化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滤饼,滤饼经真空干燥,制得氧化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粉末;
所述还原剂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葡萄糖、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
c、将步骤b中制得的氧化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粉末置于坩埚中,在马弗炉中缓慢加热至200℃,保温30-60min,然后升温至700℃保温30-6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利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金利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76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瘫痪病人的饮水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咸蛋黄蓉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