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平板卫星构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7697.2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2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高铭阳;饶建兵;吴艳红;高利春;周洪刚;曹伟;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G1/10 | 分类号: | B64G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431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平板 卫星 构型 | ||
1.一种折叠式平板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折叠式平板卫星本体,所述折叠式平板卫星本体包括第一卫星舱体和第二卫星舱体;
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卫星舱体和第二卫星舱体,并使所述第一卫星舱体和第二卫星舱体各自的对天面之间的角度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平板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舱体和所述第二卫星舱体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当所述第一卫星舱体和所述第二卫星舱体的对天面之间的角度低于设定角度时至少辅助所述第一卫星舱体和所述第二卫星舱体相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平板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卫星舱体的第一分离连接筒,和所述第二卫星舱体上的第二分离连接筒;当所述第一卫星舱体和所述第二卫星舱体的对天面之间的角度低于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一分离连接筒和第二分离连接筒抵接,并且第一分离连接筒和第二分离连接筒的筒体连通设置;
所述第一分离连接筒和所述第二分离连接筒的筒体可贯穿压紧绳,进而使所述压紧绳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分离连接筒和所述第二分离连接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平板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卫星舱体的第一分离连接筒,和所述第二卫星舱体上的第二分离连接筒;当所述第一卫星舱体和所述第二卫星舱体的对天面之间的角度低于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二分离连接筒的至少部分插入第一分离连接筒的筒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平板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连接筒凸出所述第一卫星舱体的对地面,所述第二分离连接筒贯穿所述第二卫星舱体的对地面,并且所述第一分离连接筒靠近所述对地面的一端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分离连接筒靠近所述对地面的一端孔径,以使两个卫星累叠时,上一个卫星的第一分离连接筒插入下一个卫星的第二分离连接筒。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折叠式平板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每个分离连接筒包括处于卫星舱体对天面和对地面限定空间内的第一部分,以及处于所述限定空间外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平板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每个分离连接筒的第一部分固定在对应舱体的外侧壁上,或者每个分离连接筒的第一部分陷入对应舱体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平板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卫星舱体对天面表面的凸起和位于所述第二卫星舱体对天面的上的凹陷;所述凸起可插入所述凹陷内,进而配合形成所述固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平板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太阳翼,铺设在所述第一卫星舱体和所述第二卫星舱体的对天面上;以及
连接器,连接所述太阳翼和对应的卫星舱体,并使所述太阳翼与对应卫星舱体的对天面之间的角度可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平板卫星构型,其特征在于,每个卫星舱体的对地面上设置对地天线;和/或
每个卫星舱体的对天面上设置敏感器或对天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76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