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7703.4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5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叶佳锜;朱盛煌;黄彦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杨冬梅;张行知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具有触控区和位于触控区外侧的第一、第二绑定区;第一触控层,由触控区延伸至第一绑定区;第二触控层,由触控区延伸至第二绑定区;第一导电网格,设置基板背离第二触控层的表面上,第一导电网格在基板用于设置第二触控层的表面上的投影,位于触控区和第二绑定区之间;第一辅助引线,设置在基板上,并与第一导电网格电性连接,第一辅助引线与第一导电网格之间至少具有两个第一电连接点,第一辅助引线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电连接点之间的部分电性导通。本发明触控面板在使用过程中,当位于两个第一连接点之间的网格线断路时,电流可以从第一辅助引线上通过,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导电网格断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触控操作是一种简单、方便的人机交互方式,目前,用于实现触控操作的触控面板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各样多媒体电子设备上,比如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
触控面板主要包括触控区以及位于触控区外侧的边缘区,其中触控区设有相应的触控引线,这些触控引线交错形成电容触点,电容触点可以在用户的触碰时产生电信号。边缘区设有金属走线一端与触控引线电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绑定区域,以便与相应的处理装置电性连接,这样通过金属走线便可以将电容触点产生的电信号输送至相应的处理器。
绑定区的走线较为密集,容易集聚电荷,这些电荷会对触控区造成干扰信号,使触控灵敏度降低甚至失灵。对此,现有技术中在绑定区域和触控区之间设置了金属网格状的屏蔽层,其中,屏蔽层可以通过EPD(External Pen Detection)接口等与相应的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可以控制屏蔽层的工作,进而使屏蔽层可以屏蔽绑定区域产生的干扰信号,提高触控的灵敏度。
目前,为了实现触控面板的窄边框设计,通常会减小触控区和绑定区之间的间距,进而导致金属网格的宽度减小。这样金属网格更容易因某些网格线的断裂而导致整个金属网格断路,从而使屏蔽层不能正常工作,无法实现对绑定区域的干扰信号产生屏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用于屏蔽绑定区所产生的干扰信号的金属网格容易因宽度减小而容易断路的问题。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具有触控区和位于触控区外侧的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所述第一绑定区和所述第二绑定区均与所述触控区间隔设置;第一触控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由所述触控区延伸至所述第一绑定区;第二触控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由所述触控区延伸至所述第二绑定区;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层和所述第二触控层电性隔离,并在所述触控区形成电容触点,以检测用户的触碰信息;第一导电网格,设置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二触控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导电网格在所述基板用于设置所述第二触控层的表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触控区和所述第二绑定区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网格与所述第一触控层电性隔离,所述第一导电网格用于与驱动装置连接,以便接受驱动装置的驱动而屏蔽所述第二绑定区对所述触控区产生的干扰信号;第一辅助引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导电网格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辅助引线与所述第一导电网格之间至少具有两个第一电连接点,所述第一辅助引线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电连接点之间的部分电性导通。
本发明触控面板在使用过程中,当位于两个第一连接点之间的网格线断路时,电流可以从第一辅助引线上通过,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导电网格断路,故通过第一辅助引线的设置可以降低第一导电网格因网格线断裂而导致断路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77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