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旁承承载的新型大轴重铁路货车三轴转向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8431.X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6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祝笈;李倩;王爱民;李冬;张显锋;杨诗卫;吴畅;罗汉江;李军生;王云贵;廖军;冯成礼;杨军;张光才;肖俊明;刘海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52 | 分类号: | B61F5/52;B61F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62003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旁承 承载 新型 大轴重 铁路 货车 转向架 | ||
一种全旁承承载的新型大轴重铁路货车三轴转向架,涉及铁路运输装备技术领域。它包括轮对、滚动轴承装置、构架、轴箱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和下旁承,构架包括构架钢结构,构架钢结构包括两根对称布置的侧梁和一根横梁组装而成。其关键技术在于横梁中央安装弹性铰,在两根侧梁上以弹性铰为中心呈圆周分布4~6个下旁承。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横梁中央安装弹性铰,在两根侧梁上以弹性铰为中心呈圆周分布下旁承,构成全旁承承载转向架。在相同载荷工况下,转向架对横梁结构强度要求大幅降低,降低了设计难度。有效解决了大轴重条件下车轮直径增大,构架垂向截面高度增加与车辆地板面高度要求之间的矛盾。
技术领域
一种全旁承承载的新型大轴重铁路货车三轴转向架,涉及铁路运输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轴重铁路货车三轴转向架。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货车技术的发展和物流运输需求的不断变化,重载已成为当前铁路货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然而,由于受既有线路条件(如轨重、桥梁承载能力等)的限制,在短期内大幅提高转向架允许轴重是困难的;而且,从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考虑,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对所有既有线路进行彻底改造。因此,要适应铁路货车重载运输的需要,尤其对于特种大型、重型货物的运输,通过增加转向架轴数来提高车辆承载能力是一条重要途径。其中,三轴转向架是最为常见的形式。
传统铁路货车三轴转向架主要采用心盘集中承载(旁承不承载)或心盘部分承载(心盘和旁承共同承载)的结构形式。心盘位于转向架中央位置,中间车轴的正上方,车体底架以下。从载荷的传递方式来看,车体载荷全部或主要通过心盘传递给转向架。因此,较之相同轴重的二轴转向架,传统三轴转向架对心盘承载结构的强度要求更高;同时,随着轴重的不断增大,不仅心盘载荷会相应增大,车轴轴身直径和车轮直径一般也将随之增大,造成车轴整体距轨面高度的增加;受车辆车钩和地板面距轨面高度等因素的限制,心盘承载结构的设计空间非常有限,受载情况十分恶劣,设计难度极大,限制了三轴转向架在大轴重货车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将车体载荷平均分配、能有效改善构架整体受力情况的大轴重铁路货车三轴转向架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它包括轮对、滚动轴承装置、构架、轴箱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和下旁承,构架包括构架钢结构,构架钢结构包括两根对称布置的侧梁和一根横梁组装而成。其关键技术在于横梁中央安装弹性铰,在两根侧梁上以弹性铰为中心呈圆周分布4~6个下旁承。
所述构架整体呈双H形的无心盘结构。
所述弹性铰与弹性铰安装座之间设置磨耗套。
在弹性铰安装座上用压盖和紧固件固定弹性铰。
所述侧梁的上、下盖板为分段焊接或整体结构,上盖板上设置下旁承安装座。
所述下旁承包括上衬板、下衬板和弹性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横梁中央安装弹性铰,在两根侧梁上以弹性铰为中心呈圆周分布下旁承,充分利用构架整体的结构强度,由传统铁路货车三轴转向架的心盘单点承载转化为分布在位于侧梁上的中心对称分布的四个下旁承平均分摊垂向载荷,且转向架中心并无心盘,而是位于转向架横梁中央的弹性铰承受水平载荷,仅传递水平力,构成主要靠侧梁承载,横梁仅传递水平力的全旁承承载(即旁承承担全部的垂向载荷)转向架。在相同载荷工况下,转向架对位于中间车轴正上方的横梁结构强度要求大幅降低,降低了设计难度;且随轴重的增加,对构架结构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比如,垂向载荷增加了4kN,对本发明而言,每个旁承处增加1kN)。而且可以将横梁垂向截面高度做得更小,从而适应部分地板面高度较低的车辆的要求(也即是相同条件下,采用本发明的转向架可以使车辆地板高度更低)。有效解决了大轴重条件下车轮直径增大,构架垂向截面高度增加与车辆地板面高度要求之间的矛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84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洗液再生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游戏手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