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多协议的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8739.4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9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后连;周公博;李洋;雷小枫;周元凯;刘志强;孙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徐州市恒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杭行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协议 充电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多协议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充电枪手持端和充电枪管,所述充电枪管固定连接在充电枪手持端上,其特征在于,充电枪手持端下部为手柄、上部为四通接头,所述充电枪管有四组,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四通接头的四个侧面;还包括电缆和充电转换接头,所述充电转换接头固定在充电枪手持端下部;所述电缆连接充电桩与充电转换接头,充电转换接头分出四组电缆总线,分别连接到四组充电枪管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控制方便,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直流充电桩硬件的基础上支持多充电协议,本发明设计的充电枪可以同时支持4种不同的充电接口及协议,用户只需要按照车辆接口进行选择相应充电接口,可以提高对多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兼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特别是涉及支持多协议的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充电桩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电动车充电协议和标准纷杂。国际上,常用的电动汽车充电通讯协议有日本CHAdeM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851以及欧美联合充电CCS;国内,国家在旧国标GBT27930-2011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国标GB/T 27930-2015,以期实现充电互联互通。但是,由于各汽车厂家生产的车型(特斯拉、腾势、比亚迪纯电、北汽新能源、荣威等品牌)充电接口均不一样,充电技术也存在差异,短时间内多种充电协议仍然存在,车桩不匹配、充电不兼容的现象仍然会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支持多协议的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持多协议的充电装置由充电枪手持端、4组充电枪管、螺栓等组成。充电枪手持端4个侧面分别通过螺栓连接4组充电枪管。4组充电枪管两两垂直。
优选的,充电枪手持端下部为手柄、上部为四通接头。手柄为一空心长方体结构,用于放置线缆。四通接头为一空心长方体结构,四个侧面预留充电枪管安装位置。轴向平面阵列分布8个螺栓孔,用来安装螺栓固定充电枪管。
优选的,每组充电枪管包括充电接口、外壳、锁止板、接触开关S。充电接头可以选择支持不同标准的充电接口;外壳采用一体成型式结构,用来提高充电枪防水性能。锁止板、接触开关用来给充电枪上锁,保障充电线路物理连接。同时,接触开关用来提供控制器反馈电信号。
优选的,还包括电缆和充电转换器。一束电缆总线连接直流充电桩,另一端连接充电转换接头,经过充电转换接头,分成4个电缆总线,共同穿过充电枪手持端,然后分别连接至4组充电枪管接头。
所述的充电转换器包括逻辑切换电路和控制器。逻辑切换电路和控制器相连。所述的逻辑切换电路包括开关SW1,SW2,SW3,SW4,SW5,SW6和电阻R1,R2。开关SW1分别连接逻辑切换电路两端的CC1端口;开关SW2分别连接逻辑切换电路两端的CC2端口;开关SW3和电阻R1串联,并分别连接逻辑切换电路的左端口A+和右端口④;开关SW4分别连接逻辑切换电路两端的A+端口;开关SW5分别连接逻辑切换电路两端的A-端口;开关SW6和电阻R2串联,并分别连接逻辑切换电路的左端口A-和右端口⑦。逻辑切换电路和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可以控制开关SW1,SW2,SW3,SW4,SW5,SW6以及接收接触开关S1,S2,S3,S4的信号。
基于上述充电枪,支持多充电协议的充电枪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用户将充电枪插入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A2:如果控制器接收接触开关S1,S2信号(分别对应新、老国标充电接口),进入步骤A3,否则跳转至A4。
A3:控制器2闭合开关SW1,SW2,SW4,SW5,同时断开开关SW3,SW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徐州市恒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技大学;徐州市恒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87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