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8867.9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1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黄川;韩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8;B60H1/00;B60R1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暖风机 压力 板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结构,包括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端部的侧围总成,侧围总成通过连接构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连接;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包括压力室前板、下边与压力室前板后边搭接固定的压力室后板;压力室后板具有依次相连的后板立面、后板斜面、向后弯曲的曲面和前挡玻璃安装面;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还包括加强件,该加强件断面呈“[”形,具有底面、下侧翻面和上侧面;加强件与压力室后板的后面上部配合连接形成封闭的腔体结构,该腔体结构并与后板立面形成悬臂结构。本发明能够提升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结构的防腐性能,提高强度、刚度,改善NVH性能,并能满足行人保护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设计开始由结构设计向性能设计转变,一些锈蚀、异响、噪音等问题已经成为诸多主机厂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位于前挡玻璃下部,是连接左右侧围、隔离机舱与乘员舱的重要部件。其对车体扭转刚度、模态等有着重要影响,而且是前车体的主要排水结构,环境相对恶劣,若结构不合理,就很容易造成零件锈蚀、异响、噪音等,影响汽车品质及驾驶舒适性。
目前,常见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结构,包括压力室板本体、前挡玻璃安装板,等等,其中压力室板本体断面多呈U形。前挡玻璃安装板的玻璃面后侧翻边面与压力室板本体后侧立面翻边面上、下贴合焊接;在两端位置,前挡玻璃安装板的玻璃面前侧翻边面与压力室板本体后侧立面贴合,一起与侧围翻边焊接。这种结构的主要问题有:
(1)前挡玻璃安装板与压力室板本体,形成了一个类似下部开口的腔体结构,过涂装时,容易形成气袋,造成电泳不彻底,非常容易造成零件锈蚀;
(2)为了满足行人保护性能,玻璃安装面未形成封闭腔体结构,局部刚度、模态很低,很容易产生噪音、异响等问题。
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对常见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结构加以改进。
CN 202147726U公开的“一种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与前立柱内蒙皮连接结构”,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与前立柱内蒙皮通过翻边焊接连接;在所述焊接连接位置还设置有一连接件,其左右两端有连接孔,分别通过螺栓与暖风机压力室和前立柱内蒙皮相连接。该结构采用连接件通过螺栓实现与暖风机压力室板和前立柱内蒙皮的连接,形成结构强度、刚度良好的框架结构,以增强侧围与发动机舱连接的刚度和强度,在提高白车身的扭转模态同时,提高车身疲劳耐久性能。
毫无疑问,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失为所述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结构,其能够提升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结构的防腐性能,提高强度、刚度,改善NVH性能,并能满足行人保护要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结构,包括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端部的侧围总成,所述侧围总成通过连接构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连接,其特征是:
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包括压力室前板、下边与压力室前板后边搭接固定的压力室后板;所述压力室后板具有依次相连的后板立面、后板斜面、向后弯曲的曲面和前挡玻璃安装面;
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还包括加强件,该加强件断面呈“[”形,具有底面、下侧翻面和上侧面;
所述加强件与压力室后板的后面上部配合连接,所述上侧面与前挡玻璃安装面的下面连接,所述下侧翻边与后板斜面的上面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压力室后板向后弯曲的曲面对应,形成封闭的腔体结构,该腔体结构并与后板立面形成悬臂结构。
进一步,所述加强件的底面从下至上向左倾斜,其与中垂线的夹角α为25°—30°;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压力室后板配合连接形成的封闭的腔体断面呈梯形,梯形的底边B的长为30mm、高h的尺寸为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88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