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线路线损分析方法和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9070.0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9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顾江;贺琪博;赵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地址: | 214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线路 分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配电线路线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读入输入数据表,读取需要分析的线路以及需要分析线路线损的时间段;
步骤S2,通过线路名称和线路ID在用电采集系统和PMS系统找到该线路中双电源用户和台区相关信息以及同杆双回路信息;
步骤S3,通过线路名称和线路ID搜索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在国网同期线损系统中该线路的日线损率以及日供电量、供电计量点倍率;继续通过线路名称和线路ID搜索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中在电能量系统中该线路的日供电量,供电计量点倍率;以电能量系统中相关数据为源端数据,比对国网同期线损系统和电能量系统中该线路的日供电量和供电计量点倍率,如数据不一致,则输出线损异常点为“供电量”,异常类型为“供电量与源端数据不匹配”,异常日期为比对两个系统中日供电量不一致的日期;
步骤S4,如比对国网同期线损系统和电能量系统中日供电量和供电计量点倍率,数据一致,以线路名称为关键字和需要分析的线路线损时间段在配调操作票系统中搜索线路运行方式发生变化的信息,带供时间;如带供时间段内,需分析线路被其他线路带供,且线损率为负值,则输出线损异常点为“线路运行方式变化”,异常类型为“线路被**线带供”,异常时间段为带供时间段;如带供时间段内,需分析线路带供其他线路,且线损率为正值,则输出线损异常点为“线路运行方式变化”,异常类型为“线路带供**线”,异常时间段为带供时间段;
步骤S5,如未能在配调操作票系统中搜索到线路运行方式发生变化的相关信息,则以PMS系统公专变信息为源端数据比对国网同期线损系统和PMS系统中公专变相关数据;
步骤S6,如匹配国网同期线损系统和PMS系统中公专变相关数据一致,则以用电采集系统公专变售电量信息为源端数据,比对国网同期线损系统中公专变售电量信息是否发生异常;
步骤S7,如匹配国网同期系统和用电采集系统中各公专变售电量数据一致,则采用一种或多种线损分析策略进行线损分析;
步骤S5具体包括:通过线路名称和线路ID搜索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在国网同期线损系统中该线路下所有高压用户的用户编号、用户名称,所有公变的台区名称、台区ID;一个高压用户对应一个或多个专变;继续通过线路名称和线路ID搜索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中在PMS系统中该线路下所有高压用户的用户编号、用户名称,所有公变的台区名称、台区ID;以PMS系统中的网架结构为源端数据,比对国网同期线损系统和PMS系统中公专变相关数据,如数据不一致,则输出线损异常点为比对不一致的高压用户编号、用户名称和公变的台区名称、台区ID,异常类型为“网架结构和PMS系统不匹配”,异常日期为当前日期;
步骤S6具体包括:通过线路名称和线路ID搜索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在国网同期线损系统中该线路下所有高压用户的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用户计量点ID和用户日售电量,所有公变的台区名称、台区ID、台区总表计量点ID和台区总表日售电量;在用电采集系统中通过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用户计量点ID或者公变的台区名称、台区ID、台区总表计量点ID搜索该用户在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内日售电量或该台区总表日售电量;以用电采集系统为源端数据,比对国网同期线损系统和用电采集系统中售电量,如数据不一致,则输出线损异常点为比对不一致的高压用户编号、用户名称和公变的台区名称、台区ID,异常类型为“售电量与用电采集系统中数据不匹配”,异常日期为比对两个系统中售电量不一致的日期;
线损分析策略包括:
第一线损分析策略采用时移法;对线损率正负反转时间点线路上公专变及售电量差异情况分析;通过线路名称和线路ID搜索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在国网同期线损系统中该线路的日线损率、所有高压用户的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用户计量点ID和用户日售电量,所有公变的台区名称、台区ID、台区总表计量点ID和台区总表日售电量;从时间上向前追溯日线损率从合格变成不合格的时间点,对比分析日线损率变化前后两天的用户数量、公变的台区数量、用户计量点、台区ID、用户日售电量情况、台区总表日售电量的变化情况;如变化超过允许范围,则输出相应的异常类型;
第二线损分析策略采用堆积法;对线路上各公专变日售电量与日供电量进行曲线拟合;通过线路名称和线路ID搜索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在国网同期线损系统中该线路的日供电量、所有高压用户的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用户计量点ID和用户日售电量,所有公变的台区名称、台区ID、台区总表计量点ID和台区总表日售电量;在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进行该线路日供电量和日售电量之和的曲线拟合,并通过排除法逐一尝试去除某一个台区或用户对日供电量和日售电量总和的曲线拟合度的影响,如曲线拟合度的变化超过设定允许范围,则输出相应的异常类型;
第三线损分析策略采用比较法;在日供电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分析线路上日售电量变化情况;通过线路名称和线路ID搜索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在国网同期线损系统中该线路的日供电量、日线损率、所有高压用户的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用户计量点ID和用户日售电量,所有公变的台区名称、台区ID、台区总表计量点ID和台区总表日售电量;在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及前后一个月内,找到日供电量相差小于设定百分比,日线损率相差超过设定阈值的两天,对比分析日线损率相差超过设定阈值的两天的用户数量、公变的台区数量、用户计量点、台区ID的变化情况;如有变化情况超过相应允许范围,则输出相应的异常类型;
第四线损分析策略采用一种替代法;双电源用户计量点交换日售电量以核实主备供计量点变表关系正确性;通过线路名称和线路ID搜索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在国网同期线损系统中该线路的日供电量、所有高压用户的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用户计量点ID和用户日售电量,所有公变的台区名称、台区ID、台区总表计量点ID和台区总表日售电量;在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内计算日线损率,并通过对双电源用户逐一尝试用另一计量点的日售电量替代原计量点日售电量后,计算该段时间内日线损率是否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如能则输出相应的异常类型;
第五线损分析策略采用另一种替代法;增加同杆双回路中另一线路用户日售电量或去除需分析线路同杆双回路段用户日售电量,以核实用户线变关系正确性;通过线路名称和线路ID搜索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在国网同期线损系统中该线路的日供电量、所有高压用户的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用户计量点ID和用户日售电量,所有公变的台区名称、台区ID、台区总表计量点ID和台区总表日售电量;在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内计算日线损率,并通过对需分析线路上的同杆双回路用户和台区逐一尝试删除或组合删除后,计算该段时间内日线损率是否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如能则输出相应的异常类型;通过对需分析线路的同杆双回路上的用户和台区逐一尝试增加或组合增加后,计算该段时间内日线损率是否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如能则输出相应的异常类型;
第六线损分析策略采用排除法;通过线路名称和线路ID搜索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在国网同期线损系统中该线路的日供电量、所有高压用户的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用户计量点ID和用户日售电量,所有公变的台区名称、台区ID、台区总表计量点ID和台区总表日售电量;在需要分析线路线损时间段内计算日线损率,并通过排除法逐一尝试去除某一个台区或用户后,日线损率是否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如能则输出相应的异常类型。
2.一种配电线路线损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读入输入数据表;
数据接口模块,用于与用电采集系统、电能量系统、PMS系统、配调操作票系统、国网同期线损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处理模块,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线损分析方法的步骤;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线损分析结果输出分析输出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90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