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热噪声风洞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9086.1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隆永胜;杨远剑;赵顺洪;杨斌;袁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2 | 分类号: | G01M9/02;G01M9/04;G01M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李亚东 |
地址: | 621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弧 加热 噪声 风洞 试验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热噪声风洞,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段(1)、电弧加热器(2)、声音发生器(3)、试验样件(4)、消声段(5)、冷却器(6)和引射排气系统(7),电弧加热器(2)固连在试验段(1)底部一侧,声音发生器(3)固连在电弧加热器(2)同侧的试验段(1)中部,试验样件(4)固连在试验段(1)底部,消声段(5)固连在试验段(1)另一侧,冷却器(6)固连在消声段(5)远离试验段(1)一侧,引射排气系统(7)固连在冷却器(6)远离消声段(5)一侧,其中,电弧加热器(2)与试验段(1)之间固连有矩形喷管(21),矩形喷管(21)内径宽度和高度均大于试验样件(4)宽度和厚度;矩形喷管(21)和声音发生器(3)均通过试验段(1)与试验样件(4)外表面的空间相通,其中声音发生器(3)与试验段(1)之间固连有指数喇叭段(31),指数喇叭段(31)口径小的一端与声音发生器(3)相连,指数喇叭段(31)口径大的一端与试验段(1)相连,矩形喷管(21)通过指数喇叭段(31)与试验段(1)相通,以使高温气流和噪音均通过指数喇叭段(31)传播到试验样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热噪声风洞,其特征在于:矩形喷管(21)长度方向与试验样件(4)长度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热噪声风洞,其特征在于:指数喇叭段(31)内通有冷气流,所述冷气流为常温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热噪声风洞,其特征在于:指数喇叭段(31)内冷气流流速比矩形喷管(21)内高温气流流速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热噪声风洞,其特征在于:试验段(1)位于试验样件(4)顶部固连有加热矩阵(11),加热矩阵(11)由若干个石英灯呈矩形间隔阵列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热噪声风洞,其特征在于:消声段(5)内消声部件外间隔围有若干根铜管,所述铜管内通有冷却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热噪声风洞,其特征在于:冷却器(6)内壁上间隔排列有若干个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内通有冷却水。
8.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热噪声风洞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试验样件(4)安装在试验段(1)底部,可先启动加热矩阵(11)将试验样件(4)表面辐射加热到800°;
Ⅱ.随后同时启动电弧加热器(2)和声音发生器(3),使高温气流和噪音均通过指数喇叭段(31)传播到试验样件(4)上;
Ⅲ.向指数喇叭段(31)内通入常温空气,并使该空气覆盖在矩形喷管(21)喷出的高温气流之上;
Ⅳ.对试验样件(4)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同时高温气流、常温空气以及噪音进入消声段(5)后消声,再经由冷却器(6)降低气体温度,最后进入引射排气系统(7)后排出,维持试验流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热噪声风洞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试验前可不对试验样件(4)进行初步加热,直接对常温的试验样件(4)进行热/噪音耦合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90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