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山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9466.5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7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程曈;屈年华;徐涛;王亚军;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李保林 |
地址: | 1581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安全 综合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具体涉及监控领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显示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远程传输模块、报警模块和智能终端模块,所述远程传输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生产安全监控部门和安全事故救援部门,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矿山安全预警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矿山安全预警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液压支架检测端、瓦斯浓度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本发明利用数据库与数据差距对比模块的数据对比,通过对以往数据分析,可以提前了解到爆炸的预发,从而最大化的降低了爆炸造成的危害,极大的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安全综合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安全生产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数据的实时收集和监测展示,涉及到人员、设备、生产环境、管理四大要素的相互影响和联动,涉及到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和防治水、调度、洗选、运销等诸多生产环节和专业管理的相互协作,涉及到对历史生产过程的回顾整理和分析挖掘、对现势生产状态的总结概括和推理诊断、对未来安全状况的预判和预警。
矿山安全包括矿压、瓦斯浓度以及粉尘浓度监测的问题,矿压为了监测矿洞安全,防止矿洞崩塌的问题,瓦斯浓度与粉尘浓度的监测是为了保证整个矿洞不受明火爆炸的影响,而现有设备在矿洞安全监测方面仅仅做到了图像监测,监测能力有限。
有的煤矿开采系统并不能对煤矿井下爆炸进行及时预警,同时使煤矿工人尽快撤离,以保障煤矿施工工人的安全,同时在发生爆炸和坍塌事故后,不能紧急通知施救部门,使受难工人得到紧急救援,所以就需要一种接入液压支架检测端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矿山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煤矿开采安全,而且能够对煤矿地下爆炸进行多级预警,提醒煤矿地下工作人员和地上监控人员,同时在煤矿地下爆炸预警数据超过警戒值时,能够及时切断电子设备的电源,督促地下工作人员尽快撤离,减少损伤,并且能够通知生产安全监察部门和安全事故救援部门,尽快获知爆炸险情,同时展开救援行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显示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远程传输模块、报警模块和智能终端模块,所述远程传输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生产安全监控部门和安全事故救援部门,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矿山安全预警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矿山安全预警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液压支架检测端、瓦斯浓度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湿度创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所述远程传输模块包括传输模块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差距对比模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传输模块和摄像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差距对比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生产安全监控部门和安全事故救援部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报警模块采用多个声光报警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采用液晶显示屏。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支架检测端用于采集煤矿地下的压力数据并发送到矿山安全预警模块,所述瓦斯浓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煤矿地下的瓦斯浓度数据并发送到矿山安全预警模块,所述粉尘传感器用于采集煤矿地下的粉尘数据并发送到矿山安全预警模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湿度创传感器用于采集煤矿地下的温湿度数据并发送到信息采集模块,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采集煤矿地下的风速数据并发送到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用于采集煤矿地下的一氧化碳数据并发送到信息采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工业学院,未经黑龙江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9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