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9553.0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2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闫国栋;叶新华;路海博;吴东刚;许明金;杨茂华;乔冠楠;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隆翔云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7/24;H02J7/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郑丽红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车库 能量 回馈 装置 | ||
为了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可应用于机械式停车设备的能量回馈。该能量回馈装置与变频装置连接,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隔离装置、电容充电单元、平波电容、充电装置、蓄电池组、能量回馈逆变单元和运行接触器;隔离装置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连接,隔离装置的输出端经过电容充电单元分为两路,一路经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以及运行接触器连接至变频装置的输入端,并且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与所述平波电容并联,另一路经充电装置为蓄电池组充电;蓄电池组的两端还通过应急接触器与能量回馈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可应用于机械式停车设备的能量回馈。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及汽车工业的发展,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数量不断增多。而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若要实现节约空间的目的,则需要将停在乘入室的车辆利用升降机搬运至停车设备层。一般情况下,当升降机在搬运车辆下行或者升降机空车板上行时,电动机均处于发电状态,升降机的变频系统会将产生的机械能变为电能传递至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侧。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变频装置产生过电压故障,会在变频装置的外侧安装制动电阻来消耗掉此部分能量(以垂直升降类塔库为例,需要安装的制动电阻功率大约在10KW左右),以保证变频装置能正常运行。采用制动电阻而消耗电能的方法虽然解决了变频装置直流母线过电压问题,但是产生了大量热量,此部分能量被白白浪费,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将直流母线的电能逆变回电网循环再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该装置与立体车库的变频装置连接,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隔离装置、电容充电单元、平波电容、充电装置、蓄电池组、能量回馈逆变单元和运行接触器;所述隔离装置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连接,隔离装置的输出端经过电容充电单元分为两路,一路经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以及运行接触器连接至变频装置的输入端,并且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与所述平波电容并联,另一路经充电装置为蓄电池组充电;所述蓄电池组的两端还通过应急接触器与能量回馈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微处理器单元、电源检测单元和直流检测单元;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充电装置、电源检测单元、直流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单元分别控制能量回馈逆变单元、充电装置、电容充电单元;所述电源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连接;所述直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蓄电池组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装置包括第一功率二极管和第二功率二极管,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正极,第一功率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电容充电单元与平波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功率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负极,第二功率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平波电容的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充电单元包括并联的功率电阻和接触器。
进一步地,所述平波电容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电容充电单元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隔离装置输出端正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单元为STM32F10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装置转化了变频装置直流母线侧电动机回馈的电能,保护了变频装置,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2.本发明将能量以蓄电池组的形式储存起来,当外电源突然中断时,由操作员手动开启或自动开启应急接接触器,将储存的电能回馈至供电电网,达到用户应急取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隆翔云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隆翔云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9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