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湿式振弦栅电除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9679.8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邓权龙;丁厚成;朱庆明;钱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3C3/16;B03C3/78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湿式振弦栅 电除尘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湿式振弦栅电除尘器,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喷淋组件、电场集尘组件、至少一个金属振弦栅,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多个喷嘴,所述电场集尘组件包括阴极线与阳极板。本发明收尘极板基础上,在电场内部或电场之间增设金属振弦栅,将其作为收尘极,增加收尘表面积,又发挥其对气流的均匀分布作用;而且,当气流经过振弦栅时,利用金属丝振动产生的声凝聚效应,增强粉尘与粉尘、粉尘与雾粒间的碰撞凝聚作用,实现进一步高效除尘;此外,本发明中利用喷淋组件对收尘极进行清灰,避免二次扬尘,喷淋的水源的采用污水过滤循环利用,具有环保节水的优点,值得被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湿式振弦栅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和作业场所粉尘职业危害限值要求的提高,对颗粒物的净化要求也随之变高,特别是对于呼吸性微细颗粒物的控制,如何高效去除细颗粒物日益变成当今除尘的热点问题。
静电除尘主要是利用电场产生静电力使粉尘从气流分离,主要经过电晕放电、粒物荷电、收尘清灰三个阶段,具有除尘效率高、阻力低、能耗小等特点,静电除尘器广泛应用燃煤电厂、钢铁、建材、工业锅炉等行业烟气净化。然而一般的电除尘器对微细颗粒物的净化效果不够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除尘器的推广和应用。而湿式振弦栅的除尘机理是利用含尘气流带动栅丝振动,利用振动产生的声凝聚效应,增强粉尘与粉尘、粉尘与雾粒间的碰撞凝聚作用,从而达到降尘目的,对呼吸性粉尘的除尘效率能达到80%-90%。
现有的湿式振弦栅除尘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提出一种高效湿式振弦栅电除尘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提供了一种高效湿式振弦栅电除尘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包括箱体、喷淋组件、电场集尘组件、至少一个金属振弦栅,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多个喷嘴,所述电场集尘组件包括阴极线与阳极板,所述阴极线与所述阳极板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通电后所述阴极线与所述阳极板在所述箱体内形成至少一个电场,通过所述阴极线给气流中的微细颗粒物荷电,通过所述阳极板初步收集所述荷电后的微细颗粒物,所述金属振弦栅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位于所述电场内部或两个相邻所述电场之间,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箱体上,通过所述喷嘴对所述金属振弦栅与所述电场集尘组件进行喷淋。
更进一步地,所述高效湿式振弦栅电除尘器还包括灰斗水箱,所述灰斗水箱设置在所述箱体下部,所述喷嘴与所述灰斗水箱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供水管、控制阀门、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阀门设置在所述供水管上,所述喷嘴通过所述供水管与所述灰斗水箱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污水过滤网,所述灰斗水箱上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灰斗水箱一侧,所述污水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灰斗水箱另一侧,所述供水管的进水端位于所述灰斗水箱的已过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除尘器还包括气流入口、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入口、所述气流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除尘器还包括气流均布板,所述气流均布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气流入口后部与所述气流出口前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阴极线接负电压为负极,所述阳极板接地为正极,所述金属振弦栅接地为正极。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除尘器还包括绝缘支架,在所述金属振弦栅位于两个相邻所述电场之间时,所述金属振弦栅通过所述绝缘支架所述箱体连接,所述金属振弦栅与所述阳极板所在平面垂直。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金属振弦栅位于所述电场内部时,所述金属振弦栅直接与所述阳极板连接,所述金属振弦栅与所述阳极板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9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