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硼负载金属钌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制亚胺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9691.9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3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高鸣霞;马继平;高进;范晓萌;苗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00;B01J37/00;B01J37/16;C07B43/00;C07C249/02;C07C251/24;C07C251/16;C07D213/53;C07D30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刘洁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负载 金属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亚胺 中的 应用 | ||
1.一种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向含有醛基化合物、氨水、催化剂的混合液中通入氢气进行还原胺化反应,得到亚胺;
所述催化剂为氮化硼负载金属钌催化剂;
所述氮化硼为二维层状结构的六方氮化硼,所述金属钌负载在所述氮化硼的二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钌在所述催化剂中的负载量为0.1~10%,其中,金属钌以钌元素质量计,催化剂的质量以氮化硼质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向含有钌源、氮化硼、络合剂的水分散液中加入还原剂进行反应,得到氮化硼负载金属钌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钌源为金属钌的卤化物或氯钌酸盐;
所述金属钌的卤化物选自三氯化钌、碘化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氯钌酸盐选自氯钌酸铵、氯钌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为至少含有两个有效官能团的化合物,所述有效官能团为胺基、羟基、羧基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含有两个有效官能团的化合物选自乙二醇、乙二胺、乙醇胺、丁二胺、脯氨酸、赖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组氨酸、酪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选自硼氢化钠、硼氢化钾、甲醛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钌源的质量为所述氮化硼质量的0.1~10%,其中,所述钌源的质量以钌元素的质量计,所述氮化硼的质量以自身质量计。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与所述钌源的摩尔比为1~50:1,其中,所述络合剂以络合剂自身摩尔量计,所述钌源以钌元素的摩尔量计。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与所述钌源的摩尔比为5~80:1,其中,所述还原剂以还原剂自身摩尔量计,所述钌源以钌元素的摩尔量计。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液中水与氮化硼质量比为10~400:1。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具体条件包括:
在搅拌条件下进行;
搅拌转速为200~1000rpm;
搅拌时间为0.5~12h。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结束后经静置、洗涤、干燥、还原得到所述氮化硼负载金属钌催化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置时间为6~48h。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醛还原胺化制备亚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中的催化剂中金属钌的摩尔量为所述醛基化合物摩尔量的0.2~20%;
所述氨水与醛基化合物摩尔比为1~15:1,其中,所述氨水的摩尔量以铵离子的摩尔量计,所述醛基化合物的摩尔量以醛基摩尔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96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