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系统的自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9727.3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7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江;漆石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9 | 分类号: | F24F11/49;F24F11/52;F24F11/61;F24F11/64;F24F11/65;F24F11/80;F24F11/84;F24F11/88;F24F110/10;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高崇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系统 自检 方法 | ||
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的自检方法,以当前的环境温度T1为基准,通过将空调系统依次经过初始阶段、温度传感器初检阶段、温度传感器复检阶段、制热检测阶段、四通阀检测阶段以及制冷检测阶段后,从而实现基于所处的检测环境温度对应动态调整判断范围,全面判断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检测准确度和效率,减低对生产检测设备的依赖,减低设备成本,人工成本,能灵活短线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空调系统的自检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车间检测都是通过外接检测设备检测,仅能读取部分数据,预设判断数据输入后,不能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修正,检测数据不全面,检测精度不够;商检设备投入大,调试困难,过于依赖设备商,影响检测效率;生产线因检测设备而不易调整,不能灵活应对各种产品;需要高级技工操作,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全面判断运行状态、提高检测准确度和效率的空调系统的自检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自检方法,以当前的环境温度T1为基准,通过对空调系统的温度传感器进行初检合格后,再基于盘管温度及排气温度对温度传感器复检,待复检合格后,基于处于制热模式下的制热运行参数进行额定制热校验,待额定制热校验合格后基于处于制冷模式下的制冷运行参数进行额定制冷校验,待额定制冷校验合格则判定空调系统为合格产品。
进一步,所述自检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S1.初始阶段:获取当前的环境温度T1,同时空调系统上电;
S2.温度传感器初检阶段:空调系统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并将所检测的初检温度值a与环境温度T1进行差值计算,其中,若满足差值小于额定偏差值的要求,则判定为合格,进入步骤S3;
S3.温度传感器复检阶段:先检测记录换热器的初始盘管温度T20和初始排气温度Tp0,随后空调系统以制热模式持续运行额定时间t1,再次检测记录换热器的实时盘管温度T21和实时排气温度Tp1,其中,若满足初始盘管温度T20与实时盘管温度T21的差值高过额定的第一盘管温度值N且实时排气温度Tp1与初始排气温度Tp0的差值不小于没定的第一排气温度M的要求,则判定为合格,进入步骤S4;
S4.制热检测阶段:获取持续运行额定时间t1后的空调系统当前的制热运行参数,并与当前的环境温度T1对应的额定制热参数范围比较,其中,若满足制热运行参数在额定制热参数范围内,则判定为合格,进入步骤S5,;
S5.四通阀检测阶段:空调系统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制冷模式运行,并在持续运行额定时间t2后,检测记录换热器的实时盘管温度T22,其中,若满足实时盘管温度T22与初始盘管温度T20的差值高于额定的额定的第二盘管温度值X,则判定为合格,进入步骤S6;
S6.制冷检测阶段:获取持续运行额定时间t2后的空调系统当前的制冷运行参数,并与当前的环境温度T1对应的额定制冷参数范围比较,其中,若满足制冷运行参数在额定制冷参数范围内,则判定为合格;
完成上述六项步骤检测阶段的空调系统最终判定为合格产品。
进一步,所述制热运行参数包括高压压力、低压压力、排气温度和运行电流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
进一步,基于环境温度T1划分为若干级制热温度级,每级制热温度级设定有与各项制热运行参数相对应的多项额定制热参数范围,其中,当各项制热运行参数均处于相应的制热参数范围之内时,则判定制热检测阶段合格;反之,当任意一项制热运行参数不处于相应的制热参数范围之内时,则判定制热检测阶段不合格。
进一步,每级制热温度级对应一个环境温度T1。
进一步,所述制冷运行参数包括高压压力、低压压力、排气温度和运行电流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9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