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前端件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9920.7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2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顾良;李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外(上海)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许美红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前端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前端件安装结构,包括前端件、拉杆和调节机构,前端件的前端卡在镜管的端口上、后端配合伸入镜管,前端件上与镜管内壁的接触部分设有密封胶槽,拉杆的前端与前端件连接、后端伸入镜管座,调节机构位于镜管座内且能通过螺纹传动同时向前压紧镜管座和向后拉紧拉杆,从而使前端件保持在镜管的端口上并实现安装间隙和安装压力的调整。该结构实现了前端件的无间隙安装,密封胶不承受结构力,提升了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减少了零件总数,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窥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前端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内窥镜一般由操作部和插入部构成,其中插入部一般为细长管,便于通过各种管道,实现内窥镜的功能。插入部最前端的零件是内窥镜前端件,其功能多数是密封内窥镜整体内腔,保护内部结构,同时一般会有一些通孔,用来容纳内窥镜成像系统、手术操作器械等。由于内窥镜前端件直接与对象接触,尤其是医用内窥镜前端件,更是接触人体组织器官,使用后要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灭菌,所以对内窥镜前端件的零件质量,加工精度,安装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有的内窥镜中,内窥镜前端件主要采用与镜管焊接或者胶水粘接的方式。但是,焊接的内窥镜前端件由于焊接工艺的特殊性,使得内窥镜前端件结构趋向简单,只能起到保护功能,且对整个产品的组装方式限制严重,只能采用套管等方式从整机后端往前端组装,如专利CN101098659中公开的插入部前端罩的结构。而胶水粘接的内窥镜前端件由于胶水的特性,产品的可靠性和耐受性大大降低,且安装间隙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内窥镜前端件安装结构,该结构实现了前端件的无间隙安装,密封胶不承受结构力,提升了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减少了零件总数,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窥镜前端件安装结构,包括前端件、拉杆和调节机构,前端件的前端卡在镜管的端口上、后端配合伸入镜管,前端件上与镜管内壁的接触部分设有密封胶槽,拉杆的前端与前端件连接、后端伸入镜管座,调节机构位于镜管座内且能通过螺纹传动同时向前压紧镜管座和向后拉紧拉杆,从而使前端件保持在镜管的端口上并实现安装间隙和安装压力的调整。
作为一种优选的限定,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丝、调节螺母和开口垫片,拉杆的后部设有扩大部,调节螺丝穿过扩大部后空套在拉杆上,调节螺母螺纹配合的套在调节螺丝上且顶在镜管座内,开口垫片的开口插放在拉杆上后安装在调节螺丝的后端,拧动调节螺母时能通过螺纹传动带动调节螺丝向后移动并通过开口垫片向后压紧扩大部。
进一步地,扩大部位于拉杆的两侧且与拉杆形成T字形。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限定,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固定块和调节螺钉,拉杆的后部设有连接部,调节固定块顶在镜管座内且将连接部容纳在前侧,调节螺钉从调节固定块后侧螺纹配合伸入并与前侧的连接部螺纹配合,拧动调节螺钉时能通过螺纹传动带动连接部向后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限定,拉杆的前端带有弯头,弯头紧密的钩在前端件上对应的连接槽内。
进一步地,弯头具有两个且对称分布。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限定,拉杆的前端贴在前端件上且通过定位螺钉与前端件连接。
进一步地,拉杆为整个零件或多个拼接的零件。
进一步地,密封胶槽靠近前端件的前端。
进一步地,前端件上设有功能组件的定位及安装结构,功能组件包括摄像模组和照明模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结构通过拉杆使前端件保持在镜管的端口上,实现了前端件的无间隙安装,而且密封胶只密封,不承受结构力,提升了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该结构提高安装精度的同时,减少了零件总数,降低了整体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外(上海)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卓外(上海)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99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