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满足现场带电运行的电缆盘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9968.8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斌;谢仕林;彭勇;叶波;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0 | 分类号: | B65H54/40;B65H54/54;B65H54/7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满足 现场 带电 运行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足现场带电运行的电缆盘,包括:中间筒,采用非金属材质的多个圆弧板拼接而成;对称设置于中间筒两侧的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皆包括采用非金属材质的外圆盘、中间圆盘以及设置在外圆盘与中间圆盘之间的多个筒臂圆弧板;中心轴,第一绕线筒、中间筒、第二绕线筒依次穿设在中心轴上。采用非金属材质的外圆盘、中间圆盘及筒体,可营造绝缘无磁的环境,使得电磁场对电缆盘的涡流基本忽略不计,则剩余电缆在电缆盘上运行时不产生热量,从而避免烧毁电缆及电缆盘,同时可降低因涡流产生的电能损耗,大大提高了电缆线路的载流量;中间圆盘直接采用可拆卸的拼接结构代替缺口与可拆辐板,加工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满足现场带电运行的电缆盘。
背景技术
满足现场带电运行的电缆盘主要用于电力行业,其作用是对电缆进行成盘和储运。它能规范、整齐的对电缆进行排列,对电缆在不完全展放下来时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对于常规的电缆盘主要金属和木制筒壁的方式,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如下:1、电缆盘筒壁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时,剩余电缆在电缆盘上通电运行会存在发热现象;如专利号为2019207239878的一种电缆双向同时展放与回收装置,虽然其内盘、外盘及支撑杆材料为金属材料,但是绕线筒和中间筒的材料为非金属材料,实际运行中,却发现金属材料的内盘、外盘及支撑杆存在强烈的涡流现象,发热现象明显,严重影响电缆盘的正常使用及电缆寿命。另一方面,虽然其能够实现双向成盘和展放,但是依赖于结构繁琐的缺口与可拆辐板,加工制作复杂,且安装拆卸复杂,导致成本高;2、电缆盘采用木制筒壁时,其耐用性降低,随着时间的增长,电缆盘出现散架以及受潮时的腐朽,其强度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满足现场带电运行的电缆盘,在实现双向成盘和展放的基础上还可避免涡流发热以保护电缆盘及电缆寿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满足现场带电运行的电缆盘,包括:中间筒,采用非金属材质的多个圆弧板拼接而成;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筒两侧的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所述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中间筒;所述第一绕线筒和第二绕线筒皆包括采用非金属材质的外圆盘、中间圆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圆盘与所述中间圆盘之间的多个筒臂圆弧板,所述中间圆盘采用可拆卸的拼接结构,其中一个所述筒臂圆弧板上连接所述外圆盘的位置设置有出线口;中心轴,所述第一绕线筒、中间筒、第二绕线筒依次穿设在所述中心轴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满足现场带电运行的电缆盘,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非金属材质的外圆盘、中间圆盘及筒体,可营造绝缘无磁的环境,使得电磁场对电缆盘的涡流基本忽略不计,则剩余电缆在电缆盘上运行时不产生热量,从而避免烧毁电缆及电缆盘,同时可降低因涡流产生的电能损耗,大大提高了电缆线路的载流量,此外采用非金属材质还可降低电缆盘的加工难度和焊接工艺,其焊机部位变形的几率变小;中间圆盘直接采用可拆卸的拼接结构代替缺口与可拆辐板,加工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圆盘与所述中间圆盘内皆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外圆盘与所述中间圆盘内的支撑架之间连接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支撑杆,多个所述筒臂圆弧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架包括轴承以及等间隔连接轴承与所述外圆盘或所述中间圆盘之间的六根支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圆盘外延设置于若干限位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板开设有挂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线口设置有弧形过渡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线口设置有出线卡箍,所述出线卡箍内衬有橡胶垫。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筒内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内衬有橡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9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