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精密测距固定常数改正数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0207.4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9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生春;王志岗;杨国兴;江超;李春林;孔令利;萨达克;阿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C3/00;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测距 固定 常数 正数 检测 方法 | ||
1.一种新的精密测距固定常数改正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其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使用固定精密全站仪和多个不同精密棱镜进行测距固定常数改正数检测时,为提高检测效率,先选任意棱镜为基准棱镜P0,用全站仪检测出使用基准棱镜P0测距的固定常数改正数b0 ;
步骤2:再利用同一全站仪检测各棱镜与基准棱镜P0之间的相对测距固定常数改正数,b1,b2……bn,其中n≥3,若相对测距固定常数改正数bn≥±0.3mm,则放弃使用该棱镜,然后对筛选后棱镜固定常数改正数重新编号d1,d2,d3……dm,并解算其算术平均值得:
d=(d1+ d2+ d3……+ dm)/m;
步骤3:最后求出精密测距固定常数改正数c=b0+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精密测距固定常数改正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基准棱镜P0测距时的固定常数改正数b0的求解过程为:
步骤1.1:在平整场地建造三个强制对中观测墩A1、B1、C1,其间距都采用相同间距设为L1,且在一条中心线上,三个观测墩相对中心线偏差小于5mm;
步骤1.2:将全站仪架设在A1点,分别观测在B1、C1点的基准镜P0,分别得到平距SAB和SAC;
步骤1.3:再将全站仪架设在B1点,分别观测在A1、C1点的基准镜P0,分别得到平距SBA和SBC;
步骤1.4:再将全站仪架设在C1点,分别观测在A1、B1点的基准镜P0,分别得到平距SCA和SCB;
步骤1.5:设b01=(SAC-(SAB+ SBA)/2)-(SBC+ SCB)/2;
b02=(SCA-(SCB+ SBC)/2)-(SAB+ SBA)/2;
则b0=(b01+b0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的精密测距固定常数改正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1的取值为50m~5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精密测距固定常数改正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某组棱镜进行精密测距时的固定常数改正数d的求解过程为:
步骤2.1:在平整场地建造三个强制对中观测墩A2、B2、C2,其中A2距离B2和C2的距离都为L2,C2设置在距离B2为L3处;
步骤2.2:将全站仪架设在A2点,在距B2点架设基准棱镜P0;将待检测的棱镜P1架设在C2点;
步骤2.3:通过A2处的全站仪分别观测在B2和C2点的基准镜P0和棱镜P1的平距SP0AB和SP1AC;
步骤2.4:调换基准棱镜P0和棱镜P1的位置,再通过A2处的全站仪分别观测在B2和C2点的棱镜P1和基准镜P0的平距SP0AC和SP1AB;
步骤2.5:待检测的棱镜P1测距相对固定常数改正数b1= ﹙φP1+ φ2P1﹚/2;φP1= SP1AB-SP0AB,φ2P1= SP1AC-SP0AC;
步骤2.6:重复步骤2.2-步骤2.5,依次求解出待检测的棱镜P2、P3……Pn的测距相对固定常数改正数b2、b3……bn,去除相对固定常数改正数≥±0.3mm的棱镜后,得棱镜相对固定常数改正数d1,d2,d3……dm;
步骤2.7:根据步骤2.6中的棱镜相对固定常数改正数d1,d2,d3……dm求解其算术平均值得:d=(d1+ d2+ d3……+ d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的精密测距固定常数改正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2的取值为30m~35m;所述L3的取值为5m~1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02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