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吸油材料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0558.5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2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巧;姚坤;程庚;范宇;刘建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26 | 分类号: | B01D71/26;B01D69/02;B01D17/022;C02F1/40;E02B15/10;C02F101/32;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李小焦;彭家恩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材料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石油吸油材料及其应用。本申请的石油吸油材料为熔体拉伸法或相分离法制备的聚烯烃微孔膜,聚烯烃微孔膜的透气值为30‑500s/100mL,水接触角为80‑120°,吸油量大于9.3g/m2。本申请的石油吸油材料,由于采用特殊工艺和参数的聚烯烃微孔膜,具有高效的吸油率和疏水性,不仅吸油量高、吸油速度快,而且吸油后的保持效果良好,可应用于所有需要吸油材料的领域。本申请的石油吸油材料可以有效的进行石油回收,使用简单方便,并且,其材料本身可以回收利用,成本低、操作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吸油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石油吸油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与加剧的环境污染。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愈加重视。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一种重要资源和战略储备物资。在石油的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溢油污染事件。据统计,每年通过各种渠道泄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全世界石油总量的0.5%,倾注到海洋的石油量高达200万吨~1000万吨,由于航运而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达160万吨~200万吨,其中1/3左右是油轮在海上发生事故导致石油泄漏造成的。海上各种溢油事故是沿海地区海水含油量超标准的重要原因,海洋石油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目前,对于海上石油的处理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隔离,用围栏装置将漏油隔离,防止进一步大范围扩散,主要适用于静态水域;(2)使用吸油材料,例如吸油毡、农作物秸秆、纤维编织物等,将大面积浮油回收,或者通过燃烧法将2mm及以上的较厚漏油除去;(3)生物/化学法对残油进行降解/分散。
其中,采用吸油材料吸收石油,是大面积浮油回收的关键。作为石油吸油材料,应当具备吸油率高、憎水的特点,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吸油。目前常用的吸油材料有以下几种:(1)传统天然有机材料,如小麦秸秆、羊毛、棉花等;(2)传统天然无机材料,如黏土、沸石、膨润土、硅藻土、石墨等;(3)化学合成吸油材料,其又分为高吸油树脂、有机聚合物纤维和凝胶等三类;(4)新型吸油材料,如可用于油水分离的不锈钢网、薄膜、海绵等。
随着海洋石油污染日趋严重,对石油吸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常规使用的无纺布、吸油毡、海绵等吸油材料,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吸油量较低、吸油速度慢和对石油的吸收、保持效果较差,难以满足使用需求。传统天然有机材料虽然原料易得、成本低、操作安全;但是吸油量小、重复利用率差。其它吸油材料要么成本高,要么制备工艺复杂。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吸油量高、吸油速度快,对石油的吸收、保持效果好的石油吸油材料。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石油吸油材料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石油吸油材料,其为熔体拉伸法或相分离法制备的聚烯烃微孔膜,聚烯烃微孔膜的透气值为30-500s/100mL,水接触角为80-120°,吸油量大于9.3g/m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采用特殊工艺和参数的聚烯烃微孔膜作为石油吸油材料,利用聚烯烃微孔膜的孔隙率和疏水性,不仅提高了石油吸油量,而且提高了吸油速度,对石油的吸收和保持效果良好,能够很好的适用于海上石油处理,提高大面积浮油回收的效率和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05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