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后视镜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0564.0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5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嵘;欧阳能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16;G06F9/451;G06V20/59;G06V40/16;G06V40/20;G10L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臧建明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后视镜 交互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后视镜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人工智能领域。本申请中可以依据智能后视镜上的前置摄像头实现与用户的动作交互,在增加了与用户的交互方式的前提下,还能够解决现有的语音交互在特定场景下无法识别用户的语音的问题。本申请中还能够根据智能后视镜的当前使用状态,控制所述智能后视镜与用户进行交互,使得智能后视镜可以根据智能后视镜的当前使用状态,采用便捷的交互方式与用户交互,提高了交互成功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后视镜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智能化的发展,车载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后视镜也从最开始的后视功能发展成为具有辅助倒车功能的智能后视镜,且现有的智能后视镜可以与用户进行语音交互,以在智能后视镜上实现音乐播放、地图导航等众多功能。
现有技术中,用户可以说出唤醒词以唤醒智能后视镜,智能后视镜在识别用户说出唤醒词后会通过显示语音助手界面或播放语音的方式,提醒用户进行下一步语音交互。在用户与智能后视镜的语音交互过程中,智能后视镜可以识别用户语音的语义,执行播放音乐或地图导航等动作。
但是,在某些应用场景之下,例如当车辆处于嘈杂的环境中时,用户的语音可能被环境中的声音所掩盖,导致智能后视镜无法识别用户的语音,进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响应操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后视镜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便捷的交互方式与用户交互,提高了交互成功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后视镜的交互方法,包括:在智能后视镜唤醒之后,确定所述智能后视镜的当前使用状态;根据所述智能后视镜的当前使用状态,控制所述智能后视镜与用户进行交互。
本实施例中,在增加了与用户的交互方式的前提下,还能够解决现有的语音交互在特定场景下无法识别用户的语音的问题,且根据智能后视镜的当前使用状态,采用便捷的交互方式与用户交互,提高了交互成功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后视镜的交互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智能后视镜唤醒之后,确定所述智能后视镜的当前使用状态。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智能后视镜的当前使用状态,控制所述智能后视镜与用户进行交互。
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智能后视镜的交互装置,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加赘述。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摄像头和、音频输出装置;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智能后视镜的交互方法,所述摄像头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采集用户的动作,以实现电子设备与用户的动作交互,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输出音频,以实现所述电子设备与用户的语音交互。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智能后视镜的交互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智能后视镜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大数据领域。本申请中可以依据智能后视镜上的前置摄像头实现与用户的动作交互,在增加了与用户的交互方式的前提下,还能够解决现有的语音交互在特定场景下无法识别用户的语音的问题。且本申请中还能够根据智能后视镜的当前使用状态,控制所述智能后视镜与用户进行交互,使得智能后视镜可以根据智能后视镜的当前使用状态,采用更为便捷的交互方式与用户交互,提高了交互成功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0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动车刹车颗粒物排放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性环保红棕色浆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