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裂解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0653.5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3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柱祥;洪伟;商恩霞;葛年春;曹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东营思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327 | 分类号: | C07C5/327;C07C11/04;C07C11/06;C07C11/08;C07C9/08;C07C9/10;C07C5/367;C07C7/04;C07C4/14;C07C15/04;C07C15/06;C07C15/08;C10G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国家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裂解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催化裂解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以常规催化裂化的原料,进行选择性催化裂解反应,产物经过分离后得到干气、液化气、汽油、FGO等;其次,将FGO进行高压加氢后返回流化床反应器,最大量产出汽油和液化气;然后,将液化气和汽油中有效组份进行重组单元操作,将两者重组得到的产物单独进或与新鲜原料混合进流化床反应器;经以上反应和回炼、再反应,可最大化生产出丙烯,并同时副产出大量的BTX。本发明新型催化裂解工艺方法,具有丙烯收率为原料的40~60m%,芳烃收率为原料的15~30m%,干气和焦炭收率低等优点,同时系统所采用的设备与常规催化裂化的设备类似,可操作性强,投资小,操作费用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裂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催化裂解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炼油工业和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乙烯和丙烯,BTX(Benzene TolueneXylene,即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等有机化工的基础原料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其中,丙烯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聚丙烯、丙烯腈等产品的合成单体,随着聚丙烯等衍生物需求的迅速增长,对丙烯的需求也在逐年俱增。然而在炼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炼油企业将面临以下问题:1)蒸汽裂解产品中丙烯和乙烯质量比(43m%左右)与市场所需(70m%)不匹配;2)设计建造大量的催化重整装置生产BTX,与蒸汽裂解抢夺石脑油资源;3)无论是蒸汽裂解,还是重整装置,其工艺复杂,设计和操作难度系数高,投资巨大。在炼化一体化进程中,最大化生产丙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以来所不断追求的目标。
生产丙烯的方法主要包括蒸汽裂解、催化裂化(FCC)和催化裂解(DCC);其中蒸汽裂解以石脑油等轻质油为原料通过热裂解生产乙烯、丙烯,但丙烯的产率仅为15重%左右,而FCC则以减压蜡油(VGO)等重质油为原料。相对于常规催化裂化FCC工艺和蒸汽裂解工艺,DCC工艺较长的反应时间,对多产低碳烯烃有利,同时更有利于重油的进一步转化,所以DCC开辟了一条由重质原料制取低碳烯烃特别是丙烯的新途径,改变了常规催化裂化工艺一直以来以最大化生产汽、柴油为目的单一生产方案;与此同时,DCC高反应温度也造成了在原料转化率增加的同时,其干气和焦炭产率也明显的增加。
增产丙烯的改进技术发展很快,但主要是以传统的燃料型催化裂化工艺为主,即在增产丙烯的同时,另一产物主要为汽油和柴油,比如中国专利CN200810246522.4,该专利文献在制取丙烯的同时,得到高辛烷值汽油产物;中国专利CN200810225607.4,该专利文献在制取丙烯的同时,得到轻质燃料油产物;CN200910177173.X、CN200910180372.6和CN200910180371.1,上述专利文献在制取丙烯的同时,多产柴油产物。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催化裂解工艺方法,以解决渣油掺炼蜡油催化裂解过程中丙烯产率低,低价值副产物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催化裂解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东营思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东营思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0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