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载显示屏的散热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0709.7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9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涛;许威;王俊杰;赵春晓;梅福利;郭文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G09F9/00;B60R11/02;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载 显示屏 散热 结构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载显示屏的散热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设于支架内的本体,支架用于支撑显示屏,显示屏的后侧开设有第一通气窗与第二通气窗,支架设有连接部与支撑部,连接部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上,本体设有吸风组件与进风组件,连接部与第一通气窗、第二通气窗相匹配,吸风组件与进风组件分隔设置在连接部内的两侧,支撑部与连接部位于吸风组件的一侧相连通,进风组件与第一通气窗连通,吸风组件与第二通气窗连通,支撑部设有出风口;该方法包括:a、安装前的准备;b、出风底座的安装;c、夹紧组件的安装;d、显示屏与连接部的连接;e、完成安装。本发明提高显示屏的散热效果,避免或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增加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载显示屏的散热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车载显示器分有两种,一种是放置在客车上面观看的电视,实质上就是车载电视,另一种是小尺寸车载显示器有3.5寸、4.3寸、7寸和9寸的,一般有两路视频输入,一路可以接车载DVD用,另一路接倒车影像车载摄像头用,有的还带有MP5视频播放和蓝牙功能,能够在汽车同类运动工具上使用的显示器,方便在汽车运动中使用。车载电视简单地说就是数字电视的移动接收(和数字电视的区别),主要包括机顶盒、液晶显示屏、天线、车载电源等。为了方便安装使用,已经开发出了诸如台式车载电视、挡板式车载电视和顶吸式车载电视、后视镜显示器等多种款式的车载移动电视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将车载导航与车载显示器的功能进行叠加减少显示屏个数,同时将更多的功能集成设置在单个模组中并通过一个显示屏对外显示相关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比如,目前的车辆中都会设置一块面积较大的显示屏通过该显示屏切换不同的显示截面以分别显示GPS信息、娱乐信息、车况信息等等,然而如果需要实现上述的功能必然需要有众多的模组、芯片、电路板等电子元件进行相关的匹配,如此数量庞大的电子元件集成设置到一起必然出现散热不佳,而显示屏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势必对其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从而降低了显示屏的使用寿命,且显示屏内热量过高容易引起老化的线路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车载显示屏的散热结构及其安装方法,通过在显示屏的后侧开设第一通气窗与第二通气窗,将吸风组件与进风组件分隔设置安装到连接部内,连接部与第一通气窗、第二通气窗匹配设置,连接部与支撑部连通设置,进风组件与吸风组件运行后,外界的风通过进风组件进入到连接部位于进风组件内,由于进风组件与吸风组件分隔设置,避免风直接被吸风组件直接吸走,而是通过第一窗口进入到显示屏内,吸风组件吸风,使得显示屏内的热风通过第二通气窗进入到连接部位于吸风组件的一侧内,支撑部与连接部连通,使得热风通过支撑部排出热风,加速了显示屏的内外空气交换,从而提高了显示屏的散热效果,避免或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增加了显示屏的使用寿命;在安装方法中,通过安装台上的固定装置夹紧出风底座,然后对出风底座进行打孔,提高了打孔时出风底座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打孔的精度,且只需单人即可操作,节省了人力,设置定心顶推杆,可以通过固定装置与定心顶推杆的配合,将出风底座的中心与安装台的中心保持在一条竖直线上,定心顶推杆将夹紧组件中的固定座顶起,使得夹紧组件内的中心轴插入到出风底座的台阶孔中,接着将限位环螺纹连接在中心轴上,从而将夹紧组件与出风底座固定,然后再将限位环焊接在台阶孔中,由于需要将中心轴与出风底座进行固定连接,而将中心轴焊接在出风底座的出气腔内,操作难度较大,通过设置台阶孔与限位环,增加了中心轴与出风底座连接的稳定性,且将限位环焊接在台阶孔内操作简单、便捷,然后将连接部与显示屏进行安装,接着将支撑杆的顶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底端通过夹紧组件固定在出风底座上,从而完成安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07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