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安全监测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0964.1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4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绪延;穆波;吴瑞青;万古军;崔靖文;辛一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管理体系认证(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安全 监测 报警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作业安全监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作业安全监测报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监测子系统;每个所述监测子系统用于:对与该监测子系统对应的作业区域的作业安全进行监测,当监测到该作业区域的作业安全异常时进行报警,并生成报警信息;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联动监测子系统,以使所述联动监测子系统根据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报警,其中所述联动监测子系统为预先设定的与该监测子系统连接的其他监测子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以安全异常位置为中心的预定范围内进行及时报警,从而极大地提高联动报警的时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业安全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作业安全监测报警系统及一种作业安全监测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炼化行业生产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的特点,为了保证作业现场的安全,一般采用视频监控设备对作业现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同时采用气体监测仪对作业区域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监测报警。
然而,气体监测仪的报警范围有限,一台气体监测仪仅能对报警位置的作业人员进行提醒,而在实际工作中,一旦某一作业区域的有害气体超标,影响的范围会很大,但上述这种独立报警的方式却无法对其它受影响区域进行报警提醒,从而无法满足实际的监测报警需求。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联动报警的机制,当某一作业区域发生安全监测报警,即将该报警信息传输至中控系统,再由中控系统控制以安全异常位置为中心的预定范围内其它作业区域的报警设备报警,从而达到对预定范围内其它作业区域人员进行安全提醒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由于需要通过中控系统进行信息的传递,导致其它报警设备对报警信息的获取有一定的延时,从而无法满足在预定范围内进行实时报警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作业安全监测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能够在以安全异常位置为中心的预定范围内进行及时报警,从而极大地提高联动报警的时效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作业安全监测报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监测子系统;每个所述监测子系统用于:
对与该监测子系统对应的作业区域的作业安全进行监测,当监测到该作业区域的作业安全异常时进行报警,并生成报警信息;
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联动监测子系统,以使所述联动监测子系统根据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报警,其中所述联动监测子系统为预先设定的与该监测子系统连接的其他监测子系统。
优选地,每个所述监测子系统包括:视频监控设备,以及连接至该视频监控设备的至少一个气体监测装置;
所述对与该监测子系统对应的作业区域的作业安全进行监测,当监测到该作业区域的作业安全异常时进行报警,并生成报警信息,包括:
由该监测子系统的视频监控设备对与该监测子系统对应的作业区域的实时视频画面进行监控,当监控到该作业区域的作业安全异常画面时进行报警,并生成第一报警信息;
由该监测子系统的气体监测装置对与该监测子系统对应的作业区域中预定子区域的预定监测气体的浓度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所述预定监测气体的浓度超出预设浓度阈值时进行报警,并生成第二报警信息;
所述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联动监测子系统,以使所述联动监测子系统根据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报警,包括:
由该监测子系统的视频监控设备将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联动监测子系统中的联动视频监控设备,以使所述联动视频监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报警信息进行报警,其中所述联动视频监控设备为预设的与该视频监控设备连接的视频监控设备;
由该监测子系统的气体监测装置将所述第二报警信息通过该监测子系统的视频监控设备发送给所述联动视频监控设备,以使所述联动视频监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报警信息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管理体系认证(青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管理体系认证(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0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