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产品快速创新的设计知识融合推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1852.8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8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王萌;董家宁;王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5/022 | 分类号: | G06N5/022;G06N5/04;G06F40/30;G06F40/279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产品 快速 创新 设计 知识 融合 推理 方法 | ||
1.一种支持产品快速创新的设计知识融合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面向产品创新设计的知识半自动抽取,实现设计知识统一结构化表示;
步骤(2):支持产品快速创新设计的知识语义关联计算,综合评价生成的潜在语义空间;
步骤(3):支持产品快速创新设计的知识混合融合推理;
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改进权重计算模式,进行领域词语与文档权重计算;
步骤(2-2):通过构建多语义特征空间计算词语语义相似度,并基于此提出词语-文档语义权重;
步骤(2-3):研究准确再现创新原理知识文档语义结构的扩展潜在语义空间构建方法,实现创新原理知识文档间相似度计算、语义关联度量与关联关系标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产品快速创新的设计知识融合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针对产品创新设计不同阶段、不同来源、不同结构的设计知识进行分类与表达模式分析;
步骤(1-2):构建设计领域本体模型,从语义层面上解决数据异构性问题;
步骤(1-3):探索基于领域本体的实体识别及其同义关系抽取方法,实现设计知识统一结构化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产品快速创新的设计知识融合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设计原理类与综合类知识的融合推理;
步骤(3-2):设计原理类与领域类知识的融合推理;
步骤(3-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设计知识混合融合推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持产品快速创新的设计知识融合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中,将设计知识分为设计原理类知识、设计综合类知识和设计领域类知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产品快速创新的设计知识融合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中,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W(termi,docj)=LW(termi,docj)×GWT(termi)×GWD(docj) (1)
其中,W(termi,docj)代表词语termi与文档docj对应的权重,LW(termi,docj)、GWT(termi)和GWD(docj)分别代表词语termi在文档中的局部权重、词语termi的全局权重和文档docj的全局权重;
文档全局权重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H(term)用于度量词语的不确定性,H(term/docj)代表文档docj确定出现后,词语变量term仍存在的平均不确定性,H(term)-H(term/docj)代表文档docj确定出现后,词语变量term消除的不确定性,即文档docj提供给词语变量term的信息量,p(termi)表示词语termi在文档集中出现的概率,而p(termi/docj)表示文档docj出现时,词语termi出现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18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